一年過去了!「末日時鐘」維持在「最後90秒」 管理者:凍結並不代表穩定

在2023年年初,運作75年的「末日時鐘」(Doomsday Clock)被調快到至23時58分30秒,距離「世界末日」僅剩下最後的90秒。而一年過去了,末日時鐘的非營利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Atomic Scientists)再次公布「末日時鐘」的時間,目前仍維持在23時58分30秒。

但《原子科學家公報》強調,時間凍結並不代表局勢穩定,任何一個行為都有可能導致加速,各國政府與人類仍需要採取緊急措施。

2024年末日鐘三大風險

  1. 核子威脅
    根據《原子科學家公報》報導指出,在2023年,不祥的趨勢依舊影響著全球性的災難,像是俄烏戰爭、對核武器的廣泛和日益增長的依賴,增加了全球核升級的風險。除此之外,中國、俄羅斯和美國都在花費巨額資金擴大或現代化他們的核武庫,增加了因錯誤或誤判而導致核戰爭的長期存在的危險。
     
  2. 氣候變遷與人工智慧(AI)
    在天氣方面,2023年,地球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大規模的洪水、野火和其他與氣候有關的災害影響了全球數百萬人。
     
  3. 新生物學等顛覆性技術
    布朗生說,「目的在預防未來疫情的生物學研究已證明是有用的,但也構成可能引發流行病的風險」,而人工智慧最近的進展,不禁使人質疑該如何控制一種能以「無限方式改善或威脅文明」的技術。

《原子科學家公報》執行主席布朗(Jerry Brown)表示,目前的世界就像在鐵達尼號一樣,各國領導人正在將世界引向災難——更多的核彈、大量的碳排放、危險的病原體和人工智能。布朗認為「只有像中國、美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可以將我們拉回來。儘管存在深刻的對立,他們必須合作,否則我們注定失敗。」

末日鐘

原子科學家公報是1945年創立,創始人為二戰時期參與核武研發的「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科學家們。1947年,該組織推出「末日鐘」來衡量人類造成自我毀滅的可能性,當時距離世界毀滅、進入永恆午夜還剩下7分鐘。

每年,原子科學家公報的科學與安全委員會專家會討論全球狀況,評估倒數還剩多少時間,該委員會目前包含了9名諾貝爾獎得主。

1991年冷戰結束後,倒數延長到還有17分鐘。不過,在過去幾年全球劇烈變化下,倒數單位已經從「分」變成「秒」,2020-2022年都是還剩100秒,去年縮短成90秒。

相關新聞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7日結束為期二日的利率決策會議,會後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不變,...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6日表示, 中國人工智慧市場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達到約500億美元規模,這使得美國企業能否進入該市場變得至關重要,...
 在中美即將啟動經貿談判前夕,雙方貨幣政策先行較勁。中國人民銀行7日宣布降準降息,向市場釋放人民幣(下同)1兆元資金,期以「雙降」...
新台幣匯率近期勁揚,引發市場對美國施壓升值的揣測。彭博和路透等外媒6日報導,台幣走升部分原因來自未經證實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