瀧田洋一:全球投資舞臺改變,日股33年來再入聚光燈下

      訪日外國人重新穿梭在日本街頭享受購物,2023年1~3月的人均旅遊消費額達到21.2萬日元。相較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1~3月的14.7萬日元,大增44%。

      在股市方面,外國投資者4月以來股票凈買,截至5月連續9周裏合計7.4萬億日元(日本財務省調查)。日經平均指數突破3萬2000點大關,為泡沫經濟後的33年來的新高。日元貶值使日本顯得非常「便宜」。對於手握美元的外國投資者來説,日本股票的價格標籤是「以美元計算的日經平均指數」。隨日元不斷貶值,目前以美元計算的日經平均指數僅為220美元左右。即使日本投資者擔心漲幅過大的3萬1000點左右這一點位,在外國投資者看來仍「物超所值」。

      另一個日本投資者難以察覺的是,作為全球資産配置對象,日本已成為萬眾矚目的舞臺。從5月中旬開始,呼籲投資者「賣出中國、買入日本」的報道相繼出現在英美媒體上。美國《華爾街日報》則指出「G7主席國日本、‘非中國’對美國企業産生吸引力」。英國《金融時報》迅速將日本表述為「取代中國的投資目的地」。

       美國在蘇聯解體後對視為經濟競爭對手的日本展開打擊,將中國定位為投資目的地。如今,中國的經濟規模已達到美國的七成,在外交、安全保障和尖端技術方面對美國構成巨大威脅。美中激烈交鋒的舞臺是被稱為21世紀石油的半導體領域的主導權之爭。因此,美國急於與日本構建半導體同盟。

      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日本的上市企業利潤在2022年度創出歷史新高。QUICK的統計顯示,本財年和下一財年的凈利潤將持續增加,預計將繼續刷新利潤新高。從整體經濟來看,日本持續近30年的通貨緊縮的終結即將到來。今年1~3月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環比年化增長1.6%,但名義GDP增長7.1%。名義GDP按年計算達到570萬億日元,創出歷史新高。

        筆者想起速水優總裁時代的日本銀行(央行)提出的「大壩論」。指的是大壩(企業)的水(收益)最終將溢出,流向設備投資和個人消費。但是,在金錢比物質更有價值的通縮狀況下,大壩裏的水不斷積累,企業的內部留存(留存利潤)超過500萬億日元。這種通縮一旦結束,就將輪到動用此前積攢的資金。     

      猶如反映潮流變化一般,日本的企業踩下了設備投資的油門,競相大幅提高工資。日本政府多次提出要求企業加薪這一點自不必説,由於勞動力短缺問題日益嚴重,如果不提高工資,就無法確保員工,這是背後原因。

      由於工資上漲,停滯不前的消費也有所恢復。這對企業活動帶來東風。如果人員、商品和資金開始流動,日本經濟擺脫長期停滯的窗戶將被打開。以日本銀行總裁植田和男宣佈將維持貨幣寬鬆政策為契機,外國投資者進行了買入日本股票、賣出日元的「植田交易」。認為如果貨幣寬鬆持續下去,日本國內外利率差將不會縮小,因此拋售日元。一方面,因看到日本豪賭擺脫通縮的意志而買入日本股票。兩者相互結合。

       當然,日本也不能對股價上漲過於自滿。給日本股票帶來便宜感的日元貶值,也使換算成美元的日本的GDP 萎縮。如此下去的話,日本在2023年有可能把GDP 第3的位置拱手讓給德國。現在需要的是加速良性循環。如果因自滿而停下腳步打個盹,萬眾矚目的舞臺將在不經意間消失。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特任編輯委員 瀧田洋

本文摘錄自日經中文網

 

相關新聞

歷經數個月的談判,美烏終於敲定礦產協議,這不僅象徵著美烏兩國深化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決心,也被視為 川普 政府對 烏克蘭...
美國政府限制輝達(Nvidia或NVDA,陸譯英偉達)對中國H20晶片的出口,導致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29 日) 在密西根州發表就職 100 天演說,宣告自己是歷來百日開局「最成功」的總統。他強調,這是「很多很多人」...
加拿大 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廿八日的聯邦大選獲勝,可望拿下國會一六八席繼續執政,但離單獨過半仍差四席。卡尼在勝選演說表示, 美國 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