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中俄核武發展,美防長奧斯丁: 美是盟國「最終後盾」

俄羅斯對烏克蘭,以及中國對台灣緊張情勢升高之際,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9日警告,中俄擴張且精進其核武庫,強調「核震懾能力不只是數字遊戲,這種想法會導致危險的軍備競賽」。

奧斯丁9日在美軍戰略司令部指揮官交接典禮上表示,美方「即將邁向新階段,兩大主要核武國進行戰略競爭」。

戰略司令部負責美軍策略核震懾、核武行動和飛彈防禦事務,指揮官、海軍上將理查德(Charles Richard)9日退休,職務交接給空軍上將柯頓(Anthony Cotton)。

奧斯丁在典禮上坦言,戰略司令部不久後將面臨諸多挑戰,包括俄國擴張核武,中方核武也迅速擴張、現代化且多元化。他說:「隨著俄軍持續選擇對烏克蘭進行殘酷和無理之戰,全世界都看到普亭參與極不負責的核軍備戰爭;別誤會了,核武有責任避免挑釁行為,降低擴散與情勢升級的風險。」

普亭8日表示,「核武威脅漸增」,稱俄國若面臨遭核攻的險境,不排除利用核武先發制人。

因應普亭的發言,美軍戰略司令部匿名官員表示,「代價太高且未審慎思考,俄方不會排除先發制人」。

俄軍擁有全球最多的核彈頭庫存,美國則以3800枚核彈頭居次。

美俄間的「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談判在俄國2月24日侵烏後中斷,五角大廈11月報告示警,中國現有400多枚核彈頭,比兩年前增加一倍。

五角大廈呈報給國會的年度「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擴張核武的速度讓北京得以在2035年前擁有1500枚核彈頭。

參眾兩院軍事委員會的共和黨高層5日致信當時即將退休的戰略司令部指揮官理查德,敦促美軍解密最近根據2022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一項條款向國會報告的決定;此條款要求美軍在中國比美國部署更多洲際彈道飛彈(ICBM)、ICBM發射器或在ICBM上配備更多核彈頭時通知國會。

奧斯丁表示,戰略司令部旨在威懾衝突並維持和平,穩固、安全且有效的核武是美方及其盟國的「最終後盾」。

相關新聞

美中貿易緊張情勢再拉高,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五透過社群平台宣布,自11月1日起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額外100%懲罰性關稅,以「回敬」...
根據《美聯社》發自加薩走廊的最新消息,在歷經2年血腥戰爭後,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已於13日向紅十字會(Red Cross)...
全球暖化比預期更快地跨過危險門檻,全球珊瑚礁目前正處於幾乎不可逆轉的死亡之中,這標誌著科學家週一所說的氣候驅動生態系統崩潰的第一個「臨界點...
選舉産生下一任日本首相的臨時國會的首相提名選舉的形勢變得混亂。日本公明黨決定退出執政聯盟後,出現了如果在野黨團結起來推舉候選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