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撤軍烏讓步 烏克蘭危機轉緩

編按:

綜合媒體報導,華府近來頻放俄將侵烏消息,德、法、英及芬蘭等國紛紛介入調停,普亭表明不要戰爭,同意繼續外交斡旋;俄國國防部十五日宣布西部與南部軍區部隊在演習結束後返回駐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在十四日與蕭茲會談後表示,加入北約可能是「一場大夢」,間接回應俄國開出的條件。

美國宣稱俄國將於十六日進攻烏克蘭,戰雲密布之際,和戰天平突然往和平方向傾斜。俄國總統普亭十五日與德國總理蕭茲會晤,普亭表明不要戰爭,同意繼續外交斡旋;俄國國防部十五日宣布西部與南部軍區部隊在演習結束後返回駐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在十四日與蕭茲會談後表示,加入北約可能是「一場大夢」,間接回應俄國開出的條件。

普亭表示,這一代人無法想像歐洲發生戰爭,但歐陸一九九○年代曾經發生南斯拉夫戰爭,是由北約發動。他說,俄國不要戰爭,因此他提議談判,但北約仍未達到俄國的基本要求,也就是不要犧牲其他國家來強化本身安全。

蕭茲則說,俄軍在烏克蘭邊界集結構成威脅,緊張情勢必須降低,最重要的是不要開戰。他說,對話談判必須持續,但領土的完整不能協商。

俄國電視台十四日播出外長拉夫洛夫與防長蕭依古先後向普亭彙報烏克蘭情勢的報導。畫面中,普亭問拉夫洛夫外交上是否仍有可能與西方達成協議,抑或只是西方的拖延戰術時,拉夫洛夫回答:「永遠都有可能。當然,外交談判不能永無止境拖下去,現階段我建議會談應繼續且增加次數」。

普亭簡短回答:「好的」。

防長蕭依古則向普亭表示「大規模軍演」即將結束,蕭依古刻意提到西部軍區,專指俄國西部與烏克蘭接壤處,留下想像空間。俄國國防部十五日隨即宣布,西部和南部軍區在演習結束後已讓部隊返回駐地,並播出影片。

果然,拉夫洛夫十五日表示,長期以來遭到西方國家漠視的俄國安全需求,已獲得正面回應,包括俄國去年十二月分別向美國與北約提出,不接受烏克蘭成為北約會員以及恢復一九九七年前北約在東歐的駐軍部署。

外交方面,蕭茲十五日會晤普亭前先到烏克蘭與總統澤倫斯基會談。兩小時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上,蕭茲表示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在會談議題內」。蕭茲說重要的是正視現實,設法降低緊張。

澤倫斯基表示,烏克蘭加入北約是實現機率微乎其微的「夢想」:「成為會員之路能走多遠?有誰會支持我們?」雖然澤倫斯基重申烏克蘭渴望加入北約,但也坦言決定權最終操之在人。

俄烏雙方都宣稱在這場對峙中獲勝。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說,必須親眼看到俄軍撤退才會相信情勢已緩和,他表示,烏克蘭和西方盟國的外交努力,已成功阻止俄國入侵危機升級。

俄國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則說,這是「西方宣傳戰失敗之日,我們一槍未發就將其摧毀」。

英防長:應對俄保持謹慎態度

英國國防大臣華勒斯16日說,英國還未看到俄羅斯烏克蘭邊境部分撤軍的證據。

人在布魯塞爾舉行北約防長會議的他向天空新聞表示,俄國正持續設立野戰醫院。「在看到局勢像樣地降溫以前,我們都應對克里姆林宮的動向保持謹慎態度。」

華勒斯還指出,最新情報顯示烏克蘭邊境上仍留有俄國6成陸上軍力,還有大量船艦在海上航行。

當被問到美國情報稱俄國16日早上會入侵但迄今還未攻擊時,他表示,「日期不是問題」,並稱猜測進攻日期毫無助益。他本人從未指出入侵日期。

拜登堅稱俄羅斯仍可能入侵烏克蘭

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俄羅斯仍有可能入侵烏克蘭,因為俄軍仍然部署在「構成威脅的位置」,還說尚未能證實莫斯科有關撤軍的說法。

拜登團隊一直在試圖嚇阻俄羅斯。若莫斯科攻打烏克蘭,歐洲將被拖入多年來最大的安全危機,拜登四面楚歌的執政也將面臨新的挑戰。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承認,若美國和盟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實施制裁作為報復,可能重大反衝美國經濟,包括物價可能上漲,能源供應也可能中斷。

芬蘭總統:他氛圍有變 很可能開戰

俄烏之間的戰爭陰霾籠罩;俄羅斯鄰國、且與俄國總統普亭有密切往來的芬蘭總統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表示,在近期與普亭的談話中,他注意到普亭「氛圍有變」,往日時光已駟馬難追,戰爭爆發的可能性現在確實很高。

紐約時報報導,尼尼斯托是與普亭交往時間最長、最深入的幾名歐洲元首之一,作為歐洲東北部的俄羅斯鄰國,尼尼斯托也常成為橫跨東西歐的交流者,向雙方傳達對方的訊息及所思所願;在德國總統梅克爾卸任後,現在他的聲音更是尤其重要。

前芬蘭總理斯圖布(Alexander Stubb)表示,如果想要知道歐洲東北部發生什麼事情,尤其是普亭的想法時,與尼尼斯托是個好辦法,因為他能在強權政治的幕後遊走,卻能保持平衡。

但是對於當前俄烏局勢,尼尼斯托卻無法持樂觀態度;尼尼斯托表示,他在上個月與普亭有過一段長時間對話,對話中他注意到俄國的氛圍出現變化,已「幾乎不能期待一切能夠回到從前」。

尼尼斯托表示,普亭的立場與以前「明顯不同」,變得愈來愈果決,他相信普亭現在的心意是「必須要好好把握他現在的勢頭」,讓現在成為「危險時期」。

尼尼斯托表示,現在俄羅斯對於是否應遵守明斯克協議(Minsk Protocol)的爭論浮現,「在可見的未來,俄國可採取的行動似乎就剩下施壓歐洲及美國,並向他們提出各種要求,『或是發動戰爭』」。

尼尼斯托還提到,普亭的個性「更尊重敢於反擊的人」,這句話他跟川普說過,也在上個月俄烏危機爆發後與拜登提過。

相關新聞

歷經數個月的談判,美烏終於敲定礦產協議,這不僅象徵著美烏兩國深化經濟與軍事合作的決心,也被視為 川普 政府對 烏克蘭...
美國政府限制輝達(Nvidia或NVDA,陸譯英偉達)對中國H20晶片的出口,導致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29 日) 在密西根州發表就職 100 天演說,宣告自己是歷來百日開局「最成功」的總統。他強調,這是「很多很多人」...
加拿大 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廿八日的聯邦大選獲勝,可望拿下國會一六八席繼續執政,但離單獨過半仍差四席。卡尼在勝選演說表示, 美國 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