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擊敗勒龐 連任法國總統

法國大選最後馬克宏拿下整體59%的選票,擊敗右翼候選人勒龐,成功連任。外媒分析指出,本次選舉棄票率高達28%,創下50年新高。選民不願選擇極右派候選人退出歐盟、敵視美國等主張,而「被迫」選擇了馬克宏。專家警告,民粹、反歐親俄的選民可能只是沒有出來投票。

棄票率創新高

CNN》分析報導,從馬克宏的勝利顯見,民眾買單他在面對新冠肺炎危機時,對復興經濟做出的努力;他偏中立的政治手腕也吸引了左右光譜的選民。但他也說,「國內有許多人把票投給我,並不是因為支持我的施政理念,而是為了擋下右翼人士。我要謝謝這些人,也知道我對他們有所虧欠。」

分析人士將法國分成三大集團,一個是馬克宏所在的中間派,過去穩定受到左派選民的支持,近年再開始設法爭取中右翼的選票;一個是勒龐所在的極右翼集團,以煽動性的反移民言論吸引極右派選民的注意;最後則是梅朗雄的激進左翼,長期關注生態與環境議題。

且本次法國大選棄票率創新高,大約 28% 的選民都放棄投票。許多選民表示,只是不想讓勒龐掌權,才把票投給馬克宏,強調自己是「別無選擇」。馬克宏也坦承,國家正面臨著分裂的危險指出,目前政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重新營造國家的團結,以及如何贏下6月的國會選舉。

極右派勢力潛動

馬克宏於2017年贏下選舉後,承諾「未來五年內,將盡一切努力確保人們不再有任何理由投票支持「極端主義」。但隨著勒龐推出「法國優先」,禁止穆斯林戴頭巾,訂定入籍法國的嚴格標準等政策,勒龐的聲望逐漸推動了極右派的浪潮。

衛報》報導,勒龐在確定敗選後表示,花了10年功夫,把原本已遭邊緣化的極右派帶回主流。42%的選票本身「就是一場勝利」,自己不會放棄與馬克宏在政治上繼續攻防,目標放眼6月的國會選舉。

歐洲鬆口氣

紐約時報》報導,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萊恩、德國總理蕭茲都在馬克宏當選後,都致電進行祝賀。在法國第二輪大選進行前,歐洲各國首領就發出警告,擔憂極右翼的勒龐當選,恐攪擾歐盟制裁俄羅斯的局勢。

相關新聞

美中為期2天的瑞士日內瓦經貿會談落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12日表示,取得「重大進展」。彭博12日報導,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將從145%...
美國和中國5 月 11 日以積極的態度結束了這場高風險的貿易談判,美國官員宣稱達成了一項減少美國貿易逆差的“協議”,...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7日結束為期二日的利率決策會議,會後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不變,...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6日表示, 中國人工智慧市場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達到約500億美元規模,這使得美國企業能否進入該市場變得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