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王汎森 採訪/李宗陶

2012年初秋在台灣中研院見到的王汎森先生比四年前消瘦許多,他失掉了一些體重,增添了一些責任,比如,2年前由中研院歷史最久的史語所(1928年由傅斯年創建)所長而成中研院副院長。他主要的學術職位包括中研院院士、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

訪問之前,我們有幸參觀了史語所的文物陳列館,看到了珍貴的「居延漢簡」,河南安陽殷墟遺址考古現場的復原景觀,以及發掘的牛、鹿鼎等青銅器的一部分。橫跨數千年的器物莊嚴、...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自2018年3月3日起,每周六上午9:30到10:00,與正聲廣播電台「政經天下」節目合作專題單元「公義與永續」。

從兩個面對國際現狀課題:第一個是,讓我們站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看看台灣金融業跟鄰近的國家,如美國、日本,比較過去十年的表現是如何;其次,美國經濟現在股市創新高,剛完成的稅改其範圍之廣前所未見,尚看不太清楚目的成效,乍看亦有矛盾,結果現仍拭目以待。若再造成全球經濟動盪,唯它是問。

金融海嘯爆發10年,國際政經環境仍動盪起伏,對台灣有何影響?央行總裁彭淮南將在任期屆滿後卸任,新任總裁將如何因應挑戰?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將於1月18日舉辦「國際經濟金融動盪、台灣的深思與因應」論壇,邀請兩岸重量級經濟學者專家一起前瞻國際趨勢、關心台灣的未來。

事實上,政府提供誘因留住頂尖人才,他們所能創造出的經濟效益將遠超過其所得,且為全民所共享,這是一個正向而良好的循環,過去台灣高科技業的蓬勃旺盛,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一味追求所得的公平正義,犧牲的反倒是國家整體的競爭力,得失之間,值得深思。

人工智慧到大數據的發展史起伏近半個世紀,二○○○年後為全球化的資訊與通訊技術帶來產業版圖的快速更新。台灣雖造就引以為傲的晶圓代工昂首全球,但在數位時代裡未能全盤佈局,落後日本、歐美、甚至大陸。

一年一度的余紀忠講座,中央大學榮邀中央研究院劉遵義院士擔任年度講座講者。劉院士是中央大學名譽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美國史丹佛大學李國鼎亞洲經濟發展講座教授,於2004-2010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在經濟發展、亞洲經濟議題等研究有非常傑出的表現。是早期建構出中國計量經濟模式学者,對東亞地區的發展有深入研究。

各國人口紅利基本消耗殆盡,需要從健康領域跨出,學習運用與結合不同領域的可能性,面對目前台灣人口急速老化的趨勢,在缺年輕人、缺錢的現實下,盤整資源找新動力已是前瞻施政建設的不可或缺......

前言

余範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邱淑媞(前國民健康署署長):

《工商時報》老同事伊佳奇寫就《趁你還記得》一書,記錄他和太太為雙親失智,回家照顧二老十二年。書中把付出的心血心勞,提醒與照護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