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快崩潰 中央解方難救急

農曆春節期間醫院急診室壅塞現象迄今未解,民怨沖天,行政院長卓榮泰24日急召衛福部長邱泰源聽取報告。衛福部表示,已持續協助醫院調整醫護人力及病床,並強化轉診分流機制,近日有部分醫療院所進行院內調度,已舒緩急診壅塞情形。民團則批評,衛福部只會喊空話,將床位不足的責任推給各醫院,呼籲政府拿出更積極作為。
農曆春節過後,衛福部已2度開會討論如何解決急診室壅塞問題,但幾無成效,從南到北,每家醫院床位皆吃緊。衛福部24日舉行第3次緊急會議,卓榮泰更是一早急召邱泰源等人赴政院報告,要求衛福部詳細對外說明。
衛福部呼籲民眾 落實分級就醫
衛福部24日宣布3大短期強化策略、2大中長程改革措施,短期透過醫學中心強化院內病床調度、加強區域醫院聯防機制、鼓勵民眾分級就醫;長期則以獎勵強化護理人力,並研議調整健保給付,鼓勵醫院投入急重症。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出,壅塞主要發生在醫學中心,待床中位數約55至65人;地區醫院尚有量能,待床中位數為3人以下,須透過院內、院際調整做床位調度;急診有7成患者非急重症,呼籲民眾落實分級醫療制度,優先尋求社區診所處置。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說,近期透過病床調度機制、緊急醫療應變中心協助轉診分流,原本急診待床數大於100床的林口長庚、高雄長庚、台大、永康奇美及高醫,統計至24日,只剩林口長庚仍高於百床,甚至從138床增加至152床,其餘4間已稍微下降。
民團不滿 床位不足責任推醫院
對於中長程改革,衛福部承諾將透過獎勵措施,強化護理人力整備,提升留任率,並研議調整健保給付,鼓勵醫院投入急重症照護。劉越萍說,衛福部去年3月公告實施醫院三班護病比制度,並核定12項計畫,獎勵醫院增聘護理人力;自今年2月13日至3月15日,健保署也提供特殊病床彈性調整為一般病床給付,增加病床調度。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批評,衛福部宛如活在平行時空,聽完衛福部的措施,只覺得「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雖然衛福部指出,急診有7成是輕症病人,這些輕症來得快去得也快,問題是住院病床數上不去,導致急診壅塞,更有人滯留長達13天;衛福部不能只將責任推給各醫院,要求做好病床調度,應有更積極作為,改革制度和整體結構。
台灣醫務管理協會理事長洪子仁則擔憂,衛福部喊出策略,卻沒有做好配套措施。即使彈性運用特殊病房分給急診,還是需要有足夠的護理人力;就算有人力,各科護理師專精領域不同,特殊病房護理師恐難以照顧好急診病人,且住院醫師人力有限,不可能無限收治病人。
藍委批缺具體作為 淪為喊口號
雖然衛福部呼籲民眾落實分級醫療制度,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說,衛福部不能天真地以為孩子與長輩生過一次病後,就能精準判斷該前往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或醫學中心,衛福部的回應非但無助於解決問題,反而激怒醫護人員,讓民眾感到官僚的傲慢與推諉。
「病床根本開不出來,如何調度?」陳菁徽質疑,醫療困境的核心問題在護理人力短缺、健保點值過低,衛福部始終停留在喊口號層面,缺乏具體作為。國民黨立委蘇清泉則指出,調整健保給付只是壓縮別的科別,重點是增加總額,應該要將超收稅款或公務預算撥補給急重症,並且定期抽查,確保急診醫護人員真正拿到加給,否則超時又低薪,誰還願意為了醫療產業付出?
延伸閱讀:
人命關天 政府還在粉飾太平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表示,整體護理人力不足,造成病房負荷重、急診待床壅塞。國內各大醫院最近急診嚴重壅塞,加護病房一床難求,急診醫學會更強調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不過,衛福部昨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因應措施,卻說以平均值來說,主要是塞在醫學中心,地區醫院是偶爾,只是連急診醫學會喊危急,政府卻一味想粉飾太平,恐難澆熄人民的怒火。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壅塞是在有些特定的幾個醫療院所比較容易持續,但如果以地區醫院過去60天監控的狀況來講,有超過300多間的地區醫院等,住院病人的中位數是3人以下,所以還是有很明顯的分級醫療之間的差異。林靜儀說得一派輕鬆,也難怪她日前面對急診醫師質疑時,會用嘲諷語氣說「呵呵,所以你的小腦袋裡,政府按一下鈕,事情就會完全改變了嗎?」讓該名醫師心生無奈,覺得「很不安全」,準備離職,引發醫界大反彈。
急診壅塞早已不是新聞,根本問題出在護理師工作條件苛刻導致人力出走,關病床的醫院比比皆是,加上轉診分流制度未能落實,急診豈能不塞?但民進黨執政9年,不肯正視和解決問題,反而搬出各種數據佐證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難道粉飾太平就能解決問題?
民進黨話術操作熟能生巧,新冠疫情時自創「校正回歸」,缺電時稱「供電調度」,日本福島核災後將進口「核食」正名為「福食」,如今急診塞爆,又要輕描淡寫說是醫學中心的特殊狀況,還正名為醫院壅塞,大玩文字遊戲。政府該做的是改善醫護過勞環境,建立有效分級制度,然而,執政黨卻更熱衷玩弄語言,靠政治修辭治國,台灣引以為傲的醫療品質還能維持多久?
醫曝4件事能解醫療崩壞 籲衛福部別演「猴戲」
醫院急診壅塞前所未見,衛福部三度邀集相關人員開會商討對策,提出三大短期因應策略、中長程二大改革方向,但仍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表示,衛福部會議結論如同「一大篇屁話」,急診塞床都是因為台灣健保一直壓榨醫護,目前就是業力引爆。他提出數點建議,「這些都做到醫療崩壞問題就能解決」,痛批官方不要再演「猴戲」欺騙人民了。
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發文,指出急崩壞的這段時間,衛福部沒有挺醫護人員,反而做了很多勸退醫護人員的事。他表示,日前一位急診醫師在衛福部次長林靜儀的社群媒體留言求救,結果反遭林靜儀嘲諷「呵呵你的小腦袋」,蘇一峰氣到批評「堂堂一個衛福部次長,怎麼講話跟一個酸民側翼差不多」,政府選出這個大便官員,人民很無奈。
蘇一峰指出,急診問題的根源在健保給付,因為健保點值卡住導致病床關床,進而造成急診壅塞,「現在只能說是業力爆發」。對於急診困境,他也提出數點建議:1.落實轉診轉院制度搭配醫學中心部分負擔加重,2.保障健保點值,尤其急重症給付,3..廢健保總額與總額斷頭制,4.基層醫護代表要能進入健保會。
他強調,如果以上數點都能做到,醫療崩壞問題就能解決,呼籲政府「不要用無效開會的把戲騙人民了,你們愛猴戲,民眾不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