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晶片法大撒幣 考驗才開始

美國政府幾乎已經將「晶片與科學法(CSA)」所授權的390億美元補貼經費分配完畢,接下來將面臨更大的考驗。CSA這項大膽的產業政策,其實就是押寶在英特爾、超微、台積電與三星身上,希望能將精密晶片生產拉回美國。明確的目標之一,是在2030年之前使美國製造的最先進晶片數量能達到全世界的五分之一,而目前的產量接近於零。

這筆經費如何分配,絕不是簡單任務;到底哪些公司最需要協助,連美國官員自己都意見分歧。官員的選擇是把最大的初期補助金額授予英特爾,但現在卻看到英特爾因為營收下降,計劃裁員逾15,000人,且股價跌到十多年來最低。

經費分配 任務艱鉅

但除了英特爾出狀況之外,更基本的問題在於美國能否維持全方位的動能,以支持晶片製造。業界領袖一直認為390億美元並不算多,而且業者必須找到160,000人以上的勞工。再者,美國大選也將平添不確定性。

主持CSA計畫的核心人物,是商務部晶片計畫辦公室(CPO)負責人施密特(Mike Schmidt)。CPO由175人組成,分別來自華府、華爾街與矽谷,他們承擔一項主要任務:在先進晶片領域能夠降低對亞洲,尤是對台灣的依賴。

施密特表示,最優先的工作是確保至少能有兩大先進晶片製造群,而官員也希望有先進的封裝設施,並設法增加舊世代的晶片產量。目前在上述各項戰線都有進展。過去幾年來有近百家公司保證在美國投資約4,000億美元設廠。其中一半以上來自台積電(2330)、英特爾與三星等三巨頭,目前正在規劃一系列的新晶圓中心,製造最尖端晶片。

依據CPO的計畫,美國製造的晶片將有多少比率能在國內封裝?施密特並未提出特定數字。他表示,「供應鏈將維持全球性」,並表示美國已建立「堅強的立足點」。目前CPO已經對五項封裝相關計畫挹注資金,其中一項是將晶片由美國送往南韓封裝。

拜登政策 遭遇挑戰

拜登政府在推動記憶晶片生產方面也陷入困難。三星的想法是在德州建立一座記憶晶圓廠,作為擴大現有投資計畫的一部分。但CPO決定不予補助,反而寄望於美光在愛達荷與紐約州的記憶晶片廠計畫。美光正在規劃於20年期間,在紐約雪城設立四座晶圓廠。但CPO要求建廠計畫須在2030年之前開始,而且只同意補助先設立的兩座廠。施密特表示,這將能夠「提供基礎」,以吸引後續投資。

但美光能否全面擴建,根本無法確定。美國環保局(EPA)擔心美光提出的廠址「目前並不符合」淨水法的規定,強調將對濕地造成重大衝擊,且美光尚未提出全面性的緩解計畫。

美光現在放慢紐約第三晶圓廠計畫,並準備在日本增建另一座設施。美光指出,「美光已跨出在紐約設立四座晶圓廠的第一步」,並承諾在紐約及愛達荷州規劃投資案;紐約廠址「可能對濕地造成衝擊」,正在進行設廠許可申請,及研擬緩解計畫,以符合紐約州及聯邦的規定。

再看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把他雄心勃勃的翻身計畫,與CSA的資金掛上鉤。擴張計畫的重點在於俄亥俄州綜合廠區,並表示將使當地成為世界最大的晶片製造設施,拜登稱為「夢想之地」。但想要成功,絕對是一大挑戰,因為當地並不具備半導體生態系統,也不清楚英特爾是否與任何客戶連上線。

即使是在宣布裁員及削減股利之後,基辛格仍表示英特爾將執行既定的晶片製造路徑。當施密特被問到英特爾的情況時,他提到基辛格上述聲明;而且如果遇到挫折,CSA也有內建保單:獲得補貼的企業必須達成特定的建廠及生產基準,才能拿到錢;如果已獲得撥款的計畫一直未能完成,CPO將收回補助金。英特爾在一項聲明中表示,「英特爾將致力於在亞利桑那、新墨西哥、俄亥俄及奧勒岡州的既有計畫」。

但英特爾能否落實計畫,仍涉及更多因素。在CSA中有35億美元,是專門為軍方製造先進晶片所提供的補助,由英特爾獨得,稱之為「安全隔離區」。構想是在英特爾廠區內劃出一塊封閉區域,為「最高機密級」的國防用途製造晶片。此事曾在華府造成轟動,因為這項安排其實是將國安責任完全託付給一家公司。

晶片法可分擔晶圓廠建設近半成本

主要廠區 進度延宕

好幾處主要廠區進度至少都有一些延誤。企業希望能有較多時間,來因應冗長的環評程序,但被共和黨議員阻擋。台積電花了好幾個月,才解決與當地工會之間的爭議。其他公司問題也不少,包括廠區附近沒有水泥廠,以及須保護瀕臨絕種的蝙蝠等等。

CPO還要全力應付「戴維斯-培根法(Davis-Bacon Act)」中,對於聯邦政府支持的營建工程所設定的工資標準。勞工部主張,在半導體業者的建廠計畫贏得政府補助之前,就已經參與建廠工程的勞工,也應適用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半導體業者表示,單單是遵守這項法規,就可能要承擔鉅額成本,並背負龐大債務,因為業者必須找到幾個月或幾年之前的工地承包商,來說明為何這些勞工不能獲得補薪。在CPO與業者協商補助協議的最後階段,有好幾樁案件就曾經因為此一問題而陷入停頓;商務部夾在業者與勞工部之間,為雙方能達成協議而疲於奔命。

勞工短缺 問題待解

晶圓廠需要大量勞工,包括設計晶片的工程師,及製造晶片的技術勞工。麥肯錫顧問公司指出,即使是最樂觀的估計,仍顯示美國半導體業在未來五年內將短缺59,000名工程師,甚至可能短缺77,000人;較悲觀的估計也顯示,技術人員也短缺69,000人。如果不改革移民法規,或吸引更多美國勞工轉入硬體創新領域,結果可能是美國雖建立一大堆晶圓廠,但仍難以在全球取得領導地位。

但麥肯錫公司表示,美國完全可能避免技術工人長期短缺的問題,因為一些相關產業的工人可以轉入半導體製造業。2023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俄亥俄州就有大量勞工具備可轉換的技術;但德州就缺少這類勞工,因而面臨嚴峻的缺工挑戰。

解決缺工問題,主要靠職業訓練。CPO表示,從CSA通過之後,各大學院校已經開辦或擴大80項以上的半導體職訓相關計畫,但問題在於擴大職訓的速度是否夠快。例如在紐約州北部,哈德遜河谷社區大學與壬色列理工學院合作,提供為期兩年的職訓學程,並讓學員赴格羅方德公司實習,但最初只招到六名學員參與。英特爾在亞利桑那與奧勒岡州,已雇到220名學員,對學員提供兩周的課程。但亞利桑那州約900名理工相關的大學畢業生迄未找到與晶片製造有關的工作,因為新廠尚未竣工及運轉。

11月的大選使CPO的工作面臨變數。CPO的目標是在今年底前將剩下來的數十億美元補助經費完成分配。

總統大選 增添變數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盛讚CSA,推文表示「我們正在國內製造半導體,創造就業,並提升美國的創新能力」。但保守派智庫表示如果川普勝選,將考慮「改寫」CSA條款。川普早在2020年就率先爭取台積電赴美設廠,但他現在卻質疑支持台灣廠商投資是否有理(川普並未點名台積電)。儘管存在政治上的不確定性,但CSA畢竟是兩黨共同努力的結果。一些共和黨議員在2022年雖投下反對票,但私下表示他們當時並不情願如此。

政局動盪是否會使美國較難達成CSA的目標,施密特表示,「我們的成功,在於這項計畫主要是建立在與參與廠商之間的關係上,而且這項關係是建立在彼此信任上」。

編譯任中原

美國晶片建設飆升

相關新聞

今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分別揭曉了物理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及即將公布的文學獎。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美國科學家霍普菲爾德(John J...
世界銀行8日在最新報告中預測,今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經濟成長率為4.8%,明年將降至4.4%,比4月的預測高0.3和0.1個百分點。...
歐盟上周投票決定對中國大陸製造的純電動車徵收最終關稅,對此,路透社8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方提出將電動車售價定於3萬歐元以上,用以取代關稅...
10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國會接受了上任後首次的眾議院代表質詢,這是日本朝野兩黨討論眾議院選舉主要爭論點的前哨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