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衝擊的適應與展望(余孝先)

 

建構人工智慧 從邏輯推理到深度學習

AI這個名詞是1956年出現的,所以到現在有60多年了,60多年來其實有幾波的起伏,ChatGPT近期帶起是最新的一波浪潮,在看這一波新變化的時候,需注意哪些是會被留下來,哪些過了10年之後還是被淘汰。我接下來將介紹一下這幾十年來,AI對人類是怎的意義是什麼,相關的科技發展是否有共通性?共通的道理在哪裡?並從共通道理推演出交互會有什麼影響,我們又該怎麼來看待AI。

建構人工智慧的基本構想就是要讓電腦像個人一樣有智慧,那該怎麼做呢?最早的做法,就是讓電腦有邏輯推論的能力。可以將其理解為,我們教AI有思維的能力,它就可以用簡單的事實,像人一樣推演出很多不知道的事情。這個做法可以讓電腦表現出一些人類獨有的智慧行為,例如解複雜的數學證明問題,但也有其侷限性,因為在現實世界中,有許多問題是相當模糊、不適合用嚴謹邏輯來解決的,比如我們所謂的「常識問題(common sense)」即為一例。舉例來說,當人類在遭遇停電問題時,可能會立刻出現「有官員要出面負責了」、「可能會有工廠因此損失嚴重」等等想法,這些基本常識無處不在,是人類長期下來累積的經驗,並不適合用嚴謹的邏輯推論來推導。這就發展出了將人類的知識直接植入電腦的構想,也就是所謂的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以病情診斷為例,科學家藉由紀錄醫生問診、治療的過程,設計出一套醫生為病患看病的規則庫,並利用這個規則庫來模仿醫生問診的程序,提供病人諮詢、診斷的服務。讓電腦做邏輯推論與直接將知識教給電腦這兩個基本構想雖然也有效,但其實需要大量的人工規則歸納,仔細想想好像不是那麼聰明,那該怎麼進步呢?換一個想法就是說乾脆直接教電腦怎麼學習。

人類的學習能力是根本的重點,事實上人類的智慧、人類的能力就是靠這樣子提升的,我們都沒有發明微積分,但很多人都會做微積分,同一個道理也可用在機器上面,教機器自己學,比教個別的知識有效率,這就衍生出很多機器學習的方法,比如類神經網路就是教電腦如何像我們人的腦子一樣的學習方式,這幾年很紅的深度學習,都是同一個概念的延伸。

AlphaGo AI進程與挑戰

那我們接下來看一下近十年最重大的突破,一個就是AlphaGo下棋打敗人類。然而其實早在是1997年,西洋棋世界的頂尖棋手卡斯帕洛夫在跟西洋棋電腦程式比賽,就被IBM一台叫深藍超級電腦打敗,是人類AI發展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那時候做AI的人都在預估,AI下一個應該挑戰最難的棋類,圍棋;我們當時都認為電腦打敗人類的圍棋高手,恐怕今生無望,為什麼會說今生無望?因為圍棋的複雜度太高,我們數學上來講圍棋的複雜度有10的700次方,那西洋棋的複雜度大概10的120次方,差距太大到不成比例。可是在隔了20年之後,AlphaGo就打敗世界冠軍李世乭了,這也讓科學家非常渴望地去研究背後運作的道理,也就是AI進步的地方。

我舉這個例子來講,美國國會圖書館裡面有一億七千萬館藏,假設你要找一本書,若一本一本去翻,什麼時候會找到想要的那本書呢?只能說今生無望。如果說他把他的學生們通通找來好幾百人、數千人都幫他去找,速度會增快幾千倍,什麼時候會找到呢?也只能說今生無望。所以AlphaGo勝利的關鍵,並非因電腦運算速度加快,更重要的是處理資料的方法要變化。我用剛才圖書館的例子說明,就是說要找那本書,不應該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找很多人幫你找,而是處理資料的方法要改變;比如要把那些書排序編碼,一旦找哪本書直接去查一下,答案就立刻出來,這就是所謂演算法的進步。AI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會與挑戰,機器並不會累,它能處理大量資料,自我學習與進步,對整個世界,將會迎來很大轉變和衝擊。

無可避免的AI浪潮 跳脫框架、建立制度

總結這個時代的變化,AI的進步是沒辦法阻擋,許多美國專家近期提出,人類需暫緩AI研究,我認為這不會發生,原因之一是是商業競爭,你不做別人會做,另外就是地緣政治、大國競爭,都怕別的國家會超越自己。很多人問台灣AI的產業機會在哪裡?我的看法如同圖1,最底層是晶片、平台,往上是軟體或者各式各樣的應用,至於為什麼是倒三角形?倒三角形表示,在那個產業能夠存活的公司;AI可以用到法律、可以用到會計、可以用到生活上非常之多,所以越上面其實能夠容納的存活的廠商數越多,越底下能夠存活的廠商則越少。我認為越上面的產業,越接近台灣的新機會,這些年來任何科技的變化,產官學再怎樣去討論,幾乎每個人答案最終就是去做半導體。然而,現在的科技發展提供許多新的機會,不談半導體確實是愚笨,只談半導體卻也是一種怠惰,其實應用面還有非常多的機會,這個是我們要省思的地方。

另外,很多人擔憂職業的問題,我的看法則是,以達爾文跟波以耳兩位偉大的科學家為例,他們都做了非常多科學上的突破,但這兩位一生都有在工作,但都沒有上班,因為他們都是中世紀的貴族,他們有農奴供養,所以不需為生活奔忙,專心研究科學;所以我想像AI未來是人類的農奴,人類則可以更多元去發展。所以AI是我們的威脅嗎?我認為它或許會搶走我們的職業,但不會搶走我們的志業。所以真正要關注的議題是,如何讓這些AI產生的價值,為所有人所共享,而不是由資本家所獨佔,制度上可以好好來討論,因為我們無法阻擋趨勢,只能提前去規劃、適應。

 


#數位時代的人性與價值 ChatGPT的道德與判斷

數位科技在現今以無法想像的速度快速進化,ChatGPT的來臨更是一日千里,處在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對人類文明社會將受到的衝擊,應有什麼想法與提醒。很多人擔心人類工作被取代的問題,他們認為ChatGPT雖被視為一個厲害的考試機器,然而人世間有很多相關的複雜的問題,包含人性、情感、道德判斷等等,就目前為止,這些還是AI或ChatGPT尚無法處理的課題。將來或許有無限可能,歡迎大家提出問題、持續追蹤討論、共同尋找出路,這是唯一途徑,當然,政府單位也責無旁貸,應扮演關鍵的角色!

 填寫問卷,讓我們為你量身打造下一場挑戰! 

相關新聞

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9月初才剛召開首場顧問會議,昨(12)日包括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在內的四位學界顧問即發出五點聲明,...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再提「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租稅優惠,希望爭取財政部同意。但 財政部次長李慶華昨(12)日表示,...
經濟部水利署今(10)日表示,台灣正處於氣候變遷的進行式,旱澇交替逐漸成為常態。面對未來更嚴峻的挑戰,水利署今明兩天(9/10、9/11)...
2024地緣政治高峰論壇11日邀請到前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創院院長 馬凱 碩、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做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