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主義再起?歐盟批美降通膨法案將影響歐洲企業,不排除狀告WTO

近來美、歐之間為了美國的《降低通膨法案》產生摩擦,主因是在法案中,美國補貼綠能和醫療等產業達3690億美元。歐盟甚至揚言要訴諸WTO,倘若各國群起仿效,恐有產生綠能產業保護主義的隱憂,這對於各國來說,皆會產生更多的成本。

美國的《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近來引發歐盟的強烈反彈,法國財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7日指出,該法案將對歐洲企業構成重大威脅,尤其是法案中的補貼措施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基本原則,歐盟將不排除向WTO提告。

今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降通膨法案》,聚焦綠能、醫療等領域,總規模高達3,690億美元,未來將提供長期的補貼和稅收抵免,用於刺激再生能源相關投資,以在美國建立起本土的供應鏈,包含美國製造的光電板等。

然而美國祭出的補貼引發了歐盟的抗議,歐洲再生能源產業憂心,由於美國降通膨法案僅提供稅收抵免給美國工廠製造的合格零件,恐會導致歐洲的潛在投資流失,而歐盟各國則認為,美國此舉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的不歧視原則,且後續恐會引發全球補貼競賽。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6日的報導,全球再生能源補貼競賽其實已經悄然展開,加拿大日前已經將再生能源投資納入抵免稅收的計畫中,以避免企業外移到美國。

歐盟指出,他們雖然樂於見到拜登政府對於氣候變遷做出承諾,但綠色轉型不應以犧牲他人為代價來實現,若美國企業能在全球市場上取得優勢,那應對氣候變遷的這場戰役最終將會成為「零和遊戲」。

為了避免全球補貼競賽越演越烈,歐盟希望美國修改該法案中的九項條款,以避免影響到光電板、風力渦輪機、綠氫等產品的製造和投資,此外,降通膨法案將會提供民眾購買電動車的補貼,歐盟要求美國給予歐盟企業以及美國其他貿易夥伴相同的待遇。

據外媒報導,降通膨法案由美國財政部負責實施,分析師認為,該法案是美國兩黨妥協後的結果,尤其在參議院進行表決時,是由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投下關鍵性的一票,該法案才得以通過,因此不大可能將法案交到國會進行調整,至於在不交付國會重寫的情況下,財政部可以做出多大的調正,目前仍未有相關訊息。

相關新聞

台灣外匯存底衝破6千億美元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
「 川普 政府的抗中派在失勢中」是今年七月廿日 紐約時報 的標題。原因是「川普在追求一個更為強勢的北京」。
在10月4日召開的記者會上,日本自民黨新任總裁高市早苗明確了「積極財政」政策方向。除了儘早降低汽油稅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