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 7月外銷訂單翻黑

經濟部統計處昨(22)日公布7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42.6億美元,年減1.9%,終結「連二紅」。統計處指出,目前雖進入科技新品上市備貨潮,但接連面臨疫情反覆、高通膨衝擊需求及中國大陸限電等「黑天鵝群」,預估8月訂單將年減0.9%至3.7%,難逃「連二黑」。

統計處原本預估7月外銷訂單金額約為555億~570億美元,年增率可望「連三紅」,昨天公布的數據卻意外翻黑,且預估8月接單金額恐持續下滑,預估落在515億至530億美元間。

全球通膨壓力仍在高點,使得終端市場需求下滑,廠商調整庫存程度超乎預期,導致整個外銷訂單低於預估。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語帶保留地說,下半年才剛開始,後續仍待觀察。

各地區「黑天鵝群」持續發威,擾亂全球經濟。黃處長舉例表示,像是中國為首國家因新冠疫情反覆,採取較嚴格管制措施,打亂廠商生產及民眾消費;俄烏戰爭、美中角力及台海情勢緊張等地緣政治風險提升;加上大陸四川地區遇上旱情,水力發電無力出現限電危機等。

按貨品別觀察,八大接單貨品7月普遍表現不佳,僅有電子產品、礦產品守住正成長。其餘像是資訊通信產品、化學品皆由「紅翻黑」,分別終結「連二紅」、「連19紅」,原先就陷入負成長的光學器材、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機械產品則持續探低,衰退幅度擴大。

展望未來,5G、高效能運算以及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及數位轉型需求續強,下半年起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推出,備貨效應逐漸顯現,可望支撐外銷接單動能。

據統計處調查廠商對於8月接單看法,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則為47.9,顯示廠商預期8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7月減少。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