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設備不足卡關疫苗施打,德國台灣需解決相同問題

德國今天開始接種美國藥廠輝瑞(Pfizer)和德國公司BioNTech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但在巴伐利亞邦傳出醫護人員發現疫苗冷卻溫度可能不符規定,導致當地數座城市延緩施打。台灣方面也因冷鏈技術卡觀而無法明確確認疫苗購買細節。

歐洲聯盟(EU)今天展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大規模接種行動,各地可見安養院居民和醫護人員排隊率先接受施打。德國、匈牙利及斯洛伐克廿六日收到第一批疫苗僅數小時就開始施打,比歐盟預定施打日提早一天。

然而,德國最大邦巴伐利亞(Bavaria)北部林契頓裴爾斯郡(Lichtenfels)的郡政府今天發布聲明表示:「當我們檢視冷卻箱中安插的溫度記錄器時,懷疑可能並未符合冷鏈要求。」

輝瑞疫苗採用新的所謂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運送至配送中心之前須保存在約攝氏-70度的超低溫下,才能維持有效。輝瑞已設計特殊的運輸容器,裡面放滿乾冰,以免疫苗在運送途中失效。這支疫苗若放在超低溫下,最多可保存6個月;若放在攝氏2至8度下,相當於各醫院一般冰箱的溫度,則只能保存5天。

除了林契頓裴爾斯,包括科堡(Coburg)、克隆納克(Kronach)等巴伐利亞北部城市,也都因為不確定疫苗運輸冷鏈是否一直符合規定,而暫停接種。而根據德國「慕尼黑水星報」(Muenchner Merkur)報導,巴伐利亞南部城市奧格斯堡(Augsburg)同樣因為出現類似問題,而延緩疫苗接種。

而台灣方面,12月間傳出已透過國際疫苗分配平台COVAX,購入輝瑞BNT疫苗,並委由中華和長榮兩家航空公司待命運送疫苗。不過,對於疫苗來台的細節,衛福部長陳時中不肯透露究竟買到哪個藥廠的疫苗,以及民眾何時能夠施打,只鬆口提及採購數量超過3000萬劑。

其中主要原因,與當初台灣東洋無法克服冷鏈運送門檻而放棄代理權有關。原本台灣東洋期盼政府可以出面解決,協助投入成本,建置硬體設備,但雙方沒有共識因而破局。

因此這次的疫苗購買格外謹慎,衛福部官員指出,目前無法保證最後會買到哪一株疫苗,但相關單位已召集物流業者商討,希望能盡早克服冷鏈技術難題。

相關新聞

近年全球供應鏈幾經劇變,先是川普在第一次美國總統任內發動美中貿易戰,掀起去中化與反全球化序幕;其後,新冠疫情、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相繼爆發,...
從數位浪潮到AI衝擊,余紀中文教基金會長期關注科技革新對社會與產業之影響,11月23日舉辦【從數位到AI時代的影響與方針】研討會,邀請產、...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輪談判目前正在韓國釜山舉行,盼於年底前擬定具法律約束力的終止塑膠污染公約。 學者指出,國內進口的石油有廿四%用於塑膠生產,...
一位公務員之死,在國內引起熱烈討論,何佩珊請辭勞動部長獲准前,於立院詢答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