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近代中國的變遷與發展新書發表會暨座談會

民國七十年代初,我們剛走過外交孤危,內部發展上,則經歷了政治高壓和文學思潮辯證。這是一個隱藏無盡變數的年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年代。

在一次偶然的聚會中,學者們談及這樣的大環境,咸認台灣在經濟建設上成果初現,但在政治和人文建設上,卻亟待制度的建立和思想的重鑄。與此同時,卻驚傳警總發動圍剿國策顧問陶百川先生的事件。更加深了學者們匯聚力量,引領時代大思潮的決心。

在余紀忠先生的全力支持下,海內外十九位精英學者,從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起,在宜蘭的棲蘭山莊舉辦三天的學術研討會。棲蘭之會巧遇颱風肆虐,山莊對外交通中斷,然而,風雨呼嘯中,只聞關懷國家社會的熱切討論聲,漆黑的斗室裡,但見智慧激盪的光芒。

二十年過去了,台灣政治從威權解構、到民主改革、到民族認同分歧,社會從熱情拼搏、到走過繁華、到期待再起,觸發這場機緣的陶百川先生,也從八十高齡而登 期頤之壽;當年的研討和講座內容曾在《時報》廣為披露,確已宏觀、務實地完成鼓盪時勢、推動民主改革風潮的階段性任務。本書的出版,旨在鑑往知來,再造繁 榮公義的社會。

 

相關新聞

央行昨(20)日舉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考量國內通膨將續緩步回降,且全球經濟成長降溫,前景面臨諸多風險,恐影響國內經濟成長力道,...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國安策略,除限縮兩岸宗教、教育等交流,也指示就兩岸經貿所涉及的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有序的調整。...
行政院 提出的 財劃法 修正覆議案,遭 立法院 否決,未能通過覆議。預計總統將於三月底前,公布由在野藍白聯手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
三月五日, 美國 國防部 次長柯伯吉在參議院聽證會被質疑近兩年對中國立場變軟。他說:「美國在印度太平洋的核心利益是防止中國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