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bda新型變種變毒入侵29國 WHO正式將其列為VOI

英國廣播公司(BBC)16日報導,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逾1年多,由於變異毒株的不斷出現,使得各國始終無法有效地控制疫情。如今,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在南美洲秘魯發現的「Lambda病毒」(λ),將載入全球「須留意變異株」(Variants of Interest, VOI)。

報導中指出,該病毒於2020年8月首次於秘魯現蹤,當時稱之為C.37或安第斯變種。不幸的是,相較於2019年於武漢發現的病毒,λ更容易傳染、更難以控制;自2021年4月以來,秘魯的確診病例81%為該病毒,甚至這款病毒已在至少29個國家流行,其中又以中南美洲國家為主。

WHO於15日宣布將Lambda列為第二級需留意變異株,目前在該種病毒中發現其他6種Sars-CoV-2的突變,並已在社區感染。WHO呼籲,科學家應盡速對其展開研究,以評估若在其他國家大流行時應如何應對,特別是對於南美洲的影響。

根據WHO最新報告,Lambda與數個國家大量社區感染有關,包括秘魯、智利、阿根廷與厄瓜多。令人憂心的是,經長時間觀察後,WHO得到結論Lambda可能「增加傳染性」或對「中和抗體的抵抗力」;換言之,即使是疫苗高度接種,也可能難以敵擋這款病毒。

在智利,Lambda迅速感染病大規模擴散;光是過去60日內,智利確診病例有32%為Lambda感染。報導分析,這代表其威力遠遠高過英國變異病毒株,而與巴西變異病毒株相當。雪上加霜的是,智利高感染率導致醫療體系處於崩潰邊緣;雖然該國疫苗接種快速推進,已有超過900萬接種2劑疫苗,接種率近50%,卻依舊難擋新變異病毒。

專家指出,Lambda擁有更強的傳染性。在秘魯與智利,疫情持續暴漲,在布宜諾艾利斯,新病毒已占確診病例的逾4成。「容易傳播代表著更多死亡與住院,醫療體系崩壞為遲早的事」。連續兩波的病毒變異,情勢已達失控的地步。

專家認為,與其他變異株相比,Lambda引發的腸道腹瀉問題恐更嚴重。對於疫苗是否失效,目前仍需要更多研究證實疫苗效力的持續性。換言之,在沒有十足證據前,推廣疫苗接種仍為最好的控制疫情之道。

相關新聞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指出,美國晶片法案有些限制條款,台積電無法接受,需要與美國商務部溝通。
蔡英文總統29日啟程出訪中美洲、過境美國,據美國媒體報導,美方正和兩岸溝通,一方面敦促北京方面不要作出過激反應,...
OpenAI 的AI聊天機器人ChatGPT一夕爆紅,促使競爭對手加速開發類似的大型語言模型,;於此同時,一群人工智慧(AI)...
德國反壟斷機構 對微軟展開調查,將評估微軟在市場上的影響力,預示著微軟可能受到監管打擊。根據《德國競爭法》(G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