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民主要包容 清算絕非對付在野的好辦法

凱達格蘭學校今天舉辦黃信介紀念講座,邀請陳水扁演講,陳水扁以「台灣民主的韌性與轉型」發表演說,並於會後與在場民眾互動應答。前總統陳水扁今天表示,民主時代不可能有一言堂,不能因意見不同就給對方戴帽子。談及朝野對立嚴重,陳水扁說,清算絕對不是對付在野勢力最好辦法,什麼人有權力和官位,就要先讓步,跟在野對話。

陳水扁演講時說,他已經17年沒發表公開演講,比當總統還緊張,擔心這是17年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他強調,沒有比民主更好的道路,民主就是人民作主、權力分立,並且包容多元,沒有誰不能批評,不能因為意見不同就戴帽子,民主時代不可能有一言堂,也不能因意見與自己不同,對方就是「XX同路人」。

有媒體提問,目前政治情勢對立且朝小野大,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也拋出倒閣,詢問如何化解朝野對立。

陳水扁表示,每個總統、政府有其做法,他沒辦法評論誰對誰錯,雖然時空背景不同,但他可以闡述自己的經驗;2000年他上台時,朝小野大更嚴重,當時他姿態很低,尚未就任前他就向已故前總統李登輝請益10次。

陳水扁表示,面對當時國軍高階將領陳鎮湘、苗永慶的質疑雜音,他沒有去清算,只是笑笑以對,因為這是民主轉型,不能讓它生鏽腐朽,他當時採取包容態度,尊重對方有不同意見,沒有把將領列為黑名單,反而讓將領繼續擔任政府要職。

陳水扁表示,清算絕對不是對付在野勢力、反動異議分子的最好辦法,因此他上台後便推動朝野政黨領袖高峰會,邀集連戰、宋楚瑜等人在總統府開會,並在連戰建議下召開經發會。

陳水扁回顧,他除了第二任時因國親合願賭不服輸導致許多亂象,其餘多數都還好,不僅大法官送到立法院審查時過關,金融改革、減稅方案也都三讀通過,甚至紅衫軍在亂時,經濟成長率還能拚到6%。

陳水扁談到執政時與國民黨、親民黨的互動過程,強調這其實是有方法的,「誰有權力、有官位,就要先讓步,跟在野來對話」;不過,陳水扁再次強調,沒有絕對的對錯,「阿扁的已經過時了,我這個過去式的人物,講的話也是卑之毋甚高論」。

關於「大罷免」議題,陳水扁表示,綠營推動大罷免,在體制內、體制外合作無間,沒有絕對的對錯。他曾在總統任內4度被發起罷免,所以談到罷免議題,難免有情緒,但作為民進黨員,黨既然已經下令了,他不能有情緒,就是支持到底。對或不對,台灣民主的韌性,未來會慢慢出現進一步道理。

陳水扁說,大罷免若能成功改變國會,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應該會後悔甚至捶心肝,因為台灣罷免若能成功,韓國比照辦理就好,何必要宣布戒嚴最後搞到下台。

他說,國家的主權屬於國民全體,而非總統最大,也非執政黨決定一切,台灣的前途、命運,何去何從只有2300萬台灣人民才有權力決定以及選擇。

曾任陳水扁民間醫療小組召集人、民眾黨不分區立委陳昭姿(21日)在臉書發文,針對前總統陳水扁19日在凱達格蘭基金會演講引發的爭議,提出5點解讀並呼籲綠營反思。陳昭姿認為,陳水扁演講中強調包容多元意見,反對動輒「扣紅帽」與「清算」在野人士,並盼執政者釋出善意對話。陳昭姿表示,此言展現陳總統從政初衷與民主真諦,值得尊敬。

然而,她指出,部分民進黨支持者竟因此「出征」陳水扁,甚至建議停止其保外就醫,顯示綠營不容異見的趨勢。第三,昔日綠營戰友對陳水扁的清晰表態,竟以「各自表述」搪塞,令人失望。第四,她批評「扣紅帽」或許是保票策略,但「清算」已暴露司法淪為政治工具的危機。最後,針對綠營指她「消費」陳水扁,陳昭姿澄清,她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長期與陳保持良好關係,無意消費。

陳昭姿強調,言論自由與司法人權是民主基石。民進黨經歷完全執政後,已從被呵護的弱勢轉為需被監督的強權。她批評盲目的支持與寵溺,只會合理化腐敗濫權,傷害台灣價值。

相關新聞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
近期市場開始討論美國「關稅戰」演變為「貨幣戰」的可能性,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直言,現在政府心理已有準備,「...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