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活動﹞請給他們一個翻轉的機會-- 從買泓凱案談弱勢兒少的生命困境

2016年12月初,《16:是誰讓少年帶著痛苦與懼怕走完他的人生》出版,本書紀錄16歲少年買泓凱於2013年於桃園少輔院死亡事件。一個年輕生命的喪失映照出法務矯正體系、官僚體系、社會環境等層層問題。

活動資訊


活動日期2017/01/26
活動時間20:08

活動內容

2016年12月初,《16:是誰讓少年帶著痛苦與懼怕走完他的人生》出版,本書紀錄16歲少年買泓凱於2013年於桃園少輔院死亡事件。一個年輕生命的喪失映照出法務矯正體系、官僚體系、社會環境等層層問題。
2017-01-26 20:08 加入 Google 行事曆

﹝座談活動﹞請給他們一個翻轉的機會-- 從買泓凱案談弱勢兒少的生命困境

2016年12月初,《16:是誰讓少年帶著痛苦與懼怕走完他的人生》出版,本書紀錄16歲少年買泓凱於2013年於桃園少輔院死亡事件,在監委王美玉不懈地調查之下,死亡真相至今依舊不明。買泓凱生長於弱勢家庭而無法得到健全的照顧,而當他因微罪犯法進入少年矯正機構,反而讓少年無辜命斷於此,而當少年家人欲探知少年死亡真相時而進入司法體系時,卻因官僚系統官官相護而讓事實依舊懸於空中。一個年輕生命的喪失映照出法務矯正體系、官僚體系、社會環境等層層問題。

 

買生的案件突顯整個矯正教育體系的問題,對於一時誤入歧途的少年,政府應聯合法律機制與教育輔導機制協助他們回歸正途。目前我國對於非行少年的輔導體系為隸屬法務部的矯正機構,其法源為少年事件處理法[1],其立法基本精神在於保障少年的自我成長並教養之,而非施以刑罰。而從買生案件可檢視目前少年感化機構(桃園、彰化少輔院、新竹誠正中學)的運作方式是否確實達到感化與矯正教育,並讓少年回歸正途?自1999年之後,政策上少年矯正體系從先前的隔離監禁漸改制為學校教育化,並注重少年出校後回歸社會的機制,但這些政策是否被確實落實?而落實這套體系的執行者是否確實盡到教育與輔導的職責?

 

買生在獄中出生,由外婆扶養,他生長在單親、隔代教養的家庭,而無法讓他有健全的成長環境。他的案子也突顯台灣弱勢家庭的問題。根據內政部2015年的統計,弱勢家庭占11.52%[2]。非行少年多生長於功能不健全的家庭,少年應在完好的狀態下生長,倘若家庭無法支持,應由政府出面,整合教育體系與社會福利資源來支持他的成長。政府對於弱勢家庭的支持除了金錢上的補助之外,是否更應整合社會福利資源形成一社區網絡平台來協助這些弱勢家庭?而整個社會應該有更多的包容性來共同扶持這些弱勢少年。

 

目前支持青年良好成長的體系與運作出了問題,這個問題由16歲少年生命的血來提醒。今日我們重新檢視這套體系與環境,也是面對台灣少子化的問題。根據2015年美國統計,台灣的平均出生率(1.12)敬陪世界(2.42)末座,意味著我國少子化時代來臨。據經建會的推估,台灣人口可能於2018年停止成長,在如此景況之下,長遠來看造成勞動力短缺,青年在生活壓力負擔過重的狀態下,繁衍下一代的意願也降低;少子化也讓學校面臨裁併命運,流浪教師增加,對於教育與勞動環境投下更不確定的因素。種種現象突顯台灣人口的持續下降將造成現實危機。在少子化時代之下,我們持續追問,年輕人是否幸福?而又是生活在如何的環境?是否環境讓他們選擇不繁衍下一代,甚至無法存活?針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余紀忠基金會公與義小組舉辦「青貧時代來臨:《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試圖除從貧窮問題切入,提供青年正向且積極的力量外,也對於貧窮的社會結構有一探問。秉持著關心下一代的心情,我們將視角投往社會中最黑暗的角落,透過他們的處境看到整體政策環境的缺失與不足,作為推動更好的社會環境政策盡心盡力。

 

一、 討論題綱

 

針對此議題,擬從以下幾個層面討論:

(一) 行政監督層面:

整個兒少的矯正體系與感化教育體系內部執行人員的潛規則與陋習如何化解?如何真正讓國家的青年支持體系得到有效且正常運作?

(二) 法律層面:

目前國際法源則有兒童權利公約。而我國與青少年相關的法源為兒童及少年權益福利保障法、少年事件處理法等。這些法規如何真正能保障兒少權益?而在實際落實時,司法的程序可以給這些兒少如何的扶持與幫助?在法務部矯正體系可以如何良好發揮其職責與作用?

(三) 家庭環境層面:

弱勢兒少的背後通常有一個弱勢的家庭,如單親、隔代教養,而且這些弱勢家庭模式通常會代代複製,這些弱勢家庭的環境成因如何?除了緊急的救難補貼之外,政府與社會又可如何從政策層面著手給這些弱勢家庭提供支持?

(四) 教育層面:

青年的成長除了家庭之外,還需要教育體系的支持,而從教育可以提供孩子甚麼樣的協助?而目前台灣的教育體系的落實是否哪裡出了問題?包括幼教、特殊教育、學生心理諮商與輔導等體系可以提供弱勢孩子何種支持與協助,讓孩子可以在教育體系中得到溫暖的生長?

(五) 教育體制與立法層面

目前我國對於非行少年是教罰並濟,但目前矯正教育與感化教育偏重於懲罰,甚至以監禁思維管教這群孩子。而在教育的輔導管教體系上是否可以為矯正體系提供些相關的資源?這在教育相關立法上是否有資源可以提供協助?

(六) 社會工作層面:

政府對於弱勢家庭的展現關懷的第一線人員為社工。對於弱勢家庭,政府在社會福利上有何種協助?而在具體落實時是否遇到難以執行的困境。面對這些家庭與孩子,從社工的角度如何從政策、實際計劃來解決這些孩子的處境?

(七) 社會文化層面:

青年成長除卻家庭與學校,社會的氛圍也是重要因素。大眾傳媒的文化持續影響他們,而外部輿論對他們的認識也形成他們認識自我的一面鏡子。例如社會長期給中輟生的標籤讓他們選擇活在他人的認知標籤下,社會如何反省這種標籤化的行為?而進一步有正向的傳播力量來協助這群孩子?

 


[1] 少年事件處理法第一條即揭露立法精神:「為保障少年健全之自我成長,調整其成長環境,並矯治其性格,特制定本法。」

[2] 根據內政部性別平等會2015年家庭組織型態調查,其中單親家庭佔總體10.32%,祖孫家庭占總體1.20%,這兩種弱勢家庭共佔總體11.52%。

參與者 倪炎元(銘傳大學傳播學院院長)、王美玉(監察委員)、柯志恩(立法委員)、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馮燕(台大社工系教授、前政務委員)、李念祖(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理律法律事務所副所長)、蔣月琴(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長)

活動相關欄位
圖片
主題分類 文化, 教育, 政治,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