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活動】專家談中美貿易戰 技術是關鍵

劉遵義教授的新書《共贏: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對貿易戰進行了系統性的整理,也提出對於未來經濟關係的展望。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時報出版合作於12日特邀陳文茜小姐主持,薛琦教授、陳添枝教授與徐小波律師回應與對談,共同剖析在貿易戰風雲下的全球前景。

活動資訊


活動日期2019/02/12
活動時間22:00

活動內容

劉遵義教授的新書《共贏: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對貿易戰進行了系統性的整理,也提出對於未來經濟關係的展望。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時報出版合作於12日特邀陳文茜小姐主持,薛琦教授、陳添枝教授與徐小波律師回應與對談,共同剖析在貿易戰風雲下的全球前景。
2019-02-12 22:00 加入 Google 行事曆

【座談活動】專家談中美貿易戰 技術是關鍵劉遵義教授的新書《共贏: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對貿易戰進行了系統性的整理,也提出對於未來經濟關係的展望。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時報出版合作於12日特邀陳文茜小姐主持,薛琦教授、陳添枝教授與徐小波律師回應與對談,共同剖析在貿易戰風雲下的全球前景。以下收錄相關媒體報導:

------------------------------------------------------

劉遵義:中美貿易戰有望共贏

記者/孫斌訓 來源:工商時報

中美貿易戰開打迄今已近十個月,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中研院院士劉遵義分析,中美貿易戰預期將在3月初出現轉機,會有雙方都不滿意但可接受的協議出現,讓兩國雙贏而不會雙輸,但未來中美在科技、領導等方面的競爭還會持續下去。

劉遵義近期發表新作「共贏: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12日舉辦新書發表會暨座談會。劉遵義指出,中美貿易逆差其實只要改變計算標準就會縮小,兩國各有專長,從經濟學的宏觀角度來看其實可以互補,美國可以增加對大陸出口,大陸則增加對美投資,就可以避免陷入所謂新大國挑戰舊大國的零和遊戲。

劉遵義指出,中美貿易戰對大陸經濟的即期直接影響顯然是負面的,從實際規模看卻相對較小,且對大陸而言完全可控,沒有必要驚慌失措,「天塌不下來」。

他認為,貿易戰有希望很快告一段落,至少相互加徵關稅的舉措可能在3月告一段落,但中美間的經濟與技術競爭可能長期持續,貿易戰也可能對兩國的長期關係造成損害。

劉遵義分析,如果中美兩國聯合協作,許多全球性問題有望得到解決,如果中美兩國能和平競爭,就像競相建造最快的超級電腦那樣,將有望實現許多創新。中美兩國應該著眼於結為競爭性夥伴關係 (competitive partners)。

世新大學講座教授薛琦認為,中美貿易戰的戰場,貨貿是引信,服貿是火藥,體制之爭是鋼殼,預計一定談不成的將是服貿或體制之爭,但預計3月將有部分可談成,談不成的部分會往後移,讓貿易戰持續打下去。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陳添枝分析,整體來看衝突的根源非企業而是政府,技術競爭的勝負取決於市場而非政府。此外,技術的成就非一夕之功,若要競爭,要打持久戰。

劉遵義談中美貿易戰:中國GDP最多減少2.4% 絕對可以承受

記者/林上祚 來源:風傳媒

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今(12)日在台大社科院舉辦新書《共贏: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研討會,劉遵義表示,中美二國競爭是長期的,貿易戰只是短期的現象,即便中美貿易談判達成平衡貿易赤字的共識,雙方仍將進行科技競爭,畢竟,在世界貿易體系「誰是老大?」這個問題仍將持續。劉強調,對美出口占中國的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度為3.4個百分點,以中國去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6.5%來看,一旦中美發生貿易戰,中國最壞、最壞的打算是下降2.4個百分點,這是絕對可以承受的。

劉遵義表示,中美貿易戰從去年4月開打迄今,目前為止,對中國經濟成長率的影響尚未顯現,中國到去年第4季為止,仍維持6%以上增長,不過,這部分有可能是廠商趁關稅尚未提高以前提早出貨所致,一時之間,看不出影響多少,預估今年第2季、第3季就會看見影響。

「平衡貿易赤字若達共識 中美仍在競爭『誰是老大?』」

劉表示,他個人無法預測中美貿易談判在3月1日、2日以前能否達成協議,但「貿易與關稅只是中美競爭的一部份」,兩國的競爭不僅是經濟的競爭,也是科技與世界領導地位的競爭,中國2000年以來的快速發展,經濟體規模從美國GDP的5分之1,17年內大幅成長至美國GDP的3分之2,讓美國產生威脅,儘管從人均所得來看,中國國人平均數千美元的年所得,比起美國的6萬美元,還差很多,但從經濟量體來看,10年後是有機會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經濟體的。

劉遵義表示,中美貿易衝突,不能只看貿易,畢竟貿易平衡,可以透過增加美國農產品與能源的出口達成,但平衡之後,中美兩國之間還是會有「誰是老大?」的問題。

以最近華為爭議為例,就是中美科技競爭的結果,由於華為在5G行動通訊做得很好,讓美國有些急了,美國方面不希望在5G行動通訊領域,完全依賴中國;相對地,中國也對美國存有戒心。

由於中美貿易衝突爆發迄今,雙方都有打「持久戰」的味道,劉遵義則是從計量經濟學角度,分析中美貿易戰對中美兩國經濟成長率的可能影響。

貿易戰對中美經濟成長率有何影響?

劉遵義表示,中美貿易戰目前仍停留在心理層面影響,深圳指數去年初迄今一共下跌30%,香港恆生與上證指數也都呈現下跌局面,相對之下,美國標普五百指數去年仍維持持平,顯示從心理面角度,對美國影響較小。

不過,中國股市的榮枯,與實體經濟關聯性相對較低。劉遵義表示,中國股民大部分是散戶,每人平均持股時間大約是十幾天,股市與中國經濟關聯性低,中國股市下跌對經濟影響有限。

在匯市方面,人民幣去年初相對於美元,雖然已貶值10%,但美國市場僅佔中國對外出口的2成,若以中國貿易對手國貨幣衡量,人民幣相對於一籃子貨幣的貶值幅度僅2%,顯示中國人民銀行目前仍在維持人民幣的平均購買力,並且維持美國以外的貿易對手國的幣值穩定。

劉遵義表示,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經濟成長率,容易受進出口貿易影響,中國因為經濟體夠大,對外倚賴度較低,中國對美國出口對中國GDP的貢獻度為3.4個百分點,即便把這3.4%從經濟成長率扣掉,中國經濟每年還有3%的增長率。況且,中國的出口,很大一部分是從第三國進口零組件後組裝出口,以iPhone為例,蘋果iPhone一支600美元,在中國的附加價值僅20美元,只佔商品產值的3.3%,對中國GDP貢獻度不大,「相當一部份是台灣賺去」。

劉遵義表示,中美貿易戰,中國最壞、最壞的打算,是經濟成長率下降2.4個百分點,這是絕對可以承受的,即便是出口比重較高省份廣東,對美出口占廣東GDP僅8.7%,中美貿易戰對廣東GDP成長率的影響也不到3%。

從美國角度,美國對中國出口對美國經濟成長貢獻也很低,對中出口佔GDP成長率僅0.7百分點,連1%都不到,貿易戰對中國損失會大一些。

況且,廠商可以透過生產線的全球佈局規避風險。劉遵義表示,在中美貿易戰以前,中國境內廠商已逐漸將生產線轉移到東協、孟加拉等國,以成衣加工為例,未來不管有沒有貿易戰,東協的成衣出口,都會逐漸取代中國,不過貿易戰的發生,會加速生產線移轉。

至於智慧財產權保護部分,這也是中國遲早要做的事情,劉遵義表示,亞洲國家發展早期很多是靠仿冒起家,日本人在50年抄襲美國,台灣則在6、70年代成為盜版王國,中國在2016、2017年,已是全球頒發專利最多國家,專利申請數超過美國,顯示中國境內也有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需求,中國推動科技自主過程,也必須要建立起對本國智財權保護機制。

另外,中美貿易另一個爭端「強迫技術轉移」部分,劉遵義表示,中國過去在開放市場過程,規定外資投資內需市場,必須以50:50方式投資,無形之中,也讓內資夥伴藉此取得技術,但現在已允許外資全資經營內需市場,以汽車業為例,特斯拉就在上海就全資推動電動汽車,BMW在瀋陽的合資企業,持股比率也從50%提高到75%,德國的安聯人壽也在中國成立全資子公司。

在網路安全議題上,美國方面主張中國透過網路駭客竊取外企機密,劉遵義認為,不管是網路竊盜,還是實體世界的竊盜,不論是用哪一種方式偷,犯法就要嚴懲,依據這樣的原則,雙方在這項議題上,應該是可以談得攏。

「貿易戰是雙輸,如果可以談成就是雙贏」

劉遵義表示,從基本面來看,他對中美貿易戰看法比較樂觀,貿易戰是雙輸,如果可以談成,就是雙贏。

劉遵義表示,中美貿易赤字雖然龐大,但並非無法解決,目前,美國官方估算中美貿易逆差為3760億美元,中國方面則估算是2780億美元,不過,美國的數字並未將美國對中國的400-500億美元的服務業出超,納入計算,另外,美國在計算中國對美出口時,將香港的轉口貿易納入計算,但在計算美國對中貿易時,卻沒有計算經香港轉口中國的部分,二者計入後逆差大約是2500億美元。

劉表示,中美貿易失衡有其結構性因素,這導因於美國自韓戰以降,不願意把高科技產品賣給中國,因此,要弭平3000億美元貿易逆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雙方仍然可以透過以下方式縮短貿易逆差,一是中國提到對美國阿拉斯加天然氣等能源採購,二是中國提高對美國農產品採購。

「台灣的機會來了!」徐小波:中美貿易戰,我們要思考台灣優勢在哪裡?

記者/林上祚 來源:風傳媒

中美貿易戰讓兩國從合作逐漸轉向對抗模式,原本靠著中美合作的台灣,頓時之間頗為尷尬,理律律師事務所創辦人徐小波今(12)日在新書《共贏: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研討會表示,在中美貿易戰衝突當下,台灣政府決策者與企業界應該積極思考「台灣優勢在哪裡?」他重提20年前與前經建會主委薛琦共同推動的「亞太營運中心」倡議,強調台灣應該掌握契機。

前國發會主委陳添枝表示,中美貿易戰,台商可能是短期最大受害者之一,因為目前為止,台商營運模式都建構在美中合作的基礎上,「中國未來恐不再是好的加工生產基地,然而台商在中國投資都非常龐大,將來勢必面臨困難抉擇,一方面討好美國,一方面討好中國,從鴻海在美國威州設廠就可以看出,未來很多公司,包括台積電都會面臨類似困境,畢竟,台積電目前也同時為華為製作晶片。」

陳添枝:中美貿易戰對台商是變局也是機會

「這個困境一定會來臨,台商要重新思考策略性定位,中國仍是很大市場,廠商合作或許也是維持兩岸和平方式之一,我們可能也無法避免跟中國合作,中美貿易戰對台商是很大的巨變,也帶來很大的機會,讓美國企業有機會重新看到『台灣價值』,我們也要重新去定位自己角色」,陳添枝表示。

徐小波表示,在新興市場快速發展,科技突飛猛進,營運模式千變萬化的今天,不管是執政者或是企業經營者,都應思考如何因應中美貿易戰,「政府在兩岸議題上,應該多花精神,分析中國『國家資本主義』前途何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九大人代大會強調,「企業應接受共產黨領導」,某種程度上是自己把自己弄到一個陷阱,「共產黨要怎麼領導企業」。

徐小波表示,中美貿易衝突,他的一些朋友以中華民族歷史與近代受到屈辱,認為貿易戰代表「中國強了」,但是,他個人認為,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帶動企業快速發展,如今,中國企業被群起而攻之,包括華為、中興、TCL都受到西方市場打壓,「如果他們是台積電等私人企業,大家會被打壓嗎?」徐認為,「問題不是民族主義,問題在於制度。」

徐小波:中國企業家想離開,台灣又有機會了

徐小波建議,中國當局應該多思考私有企業、非營利組織,在中國經濟發展地位,把他們作為整體佈局轉型選擇之一,他過去一段時間與中國企業家聯繫,他們在中國改革開放後,累積很多財富,但是,現在他們人跟錢都想離開,因此,「台灣又有另外一個機會來了。」

徐小波表示,台灣在經濟發展過程,創造了中國歷史上自由經濟體系與公平正義概念,在中美對抗當下,台灣也要思考「台灣優勢在哪裡?」他舉例,台灣紡織業20年前是夕陽產業,如今又再生了,在農業、醫療服務業、教育產業,乃至於社會轉型、經濟轉型、政治轉型過程,發展了哪些核心價值?哪些可以讓正在崛起的新興市場國家借鏡,「這方面我們下的工夫不夠,特別是政治人物。」

徐小波表示,台灣未來沒有人口紅利,企業與政策擬定者應該思考,台灣未來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上,到底能夠提供什麼樣的價值?70年代前經濟部長趙耀東推動「大汽車廠」,該政策雖然失敗,卻也造就了國內汽車零件產業,相對之下,韓國大汽車廠成功後,現在反而經營非常困難。台灣60年發展經驗是非常珍貴,應積極整合台灣優勢,對於需要台灣經驗地區,進行知識輸出。

徐小波表示,台灣的經濟實力不僅僅只是GDP,海外台商長期以來在國外投資經驗,都是台灣軟實力的一部份,台灣同時有豐沛的創新創業能量,「我在中國常說,把台灣一千大、二千大企業列出來,8成以上企業在2、30年前都是新創事業,很少有國家是這樣產業結構,除了美國以外。」

「台灣要在美中之間生存,必須瞭解兩國利益」

徐小波強調,台灣要在美國與中國之間生存,必須要瞭解中國與美國利益,「美國利益是很矛盾的」,美日貿易大戰時,他成立時代基金會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洽談合作事宜,當時美國剛好發生美國國會調查MIT接受日本產業贊助是否過高一事,當時他代表台灣產業與MIT接洽,並且告訴企業界,台灣若要與國際接軌,應該與MIT等世界研究機構合作,當時台灣捐助的數字很驚人,時代基金會與MIT的合作也為廣達雲端運算等台美產學合作鋪路。

徐強調,在中美貿易戰當下,台灣應該靜觀其變,讓台灣產業吸收新技術,這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外界形容,中美貿易戰是中美二國經濟民族主義的衝撞,徐小波認為,美國的民族主義,到底是反映一般民眾的主張,還是由美國菁英背後策動,其實可以討論,就如同美國總統川普主要支持者是美國中西部民眾,「民族主義在民主體制下是會變動得,相對之下,中國還在用老的民族主義,沒有聽人民的聲音。」

從台灣觀點,徐小波主張,「台灣絕對不要放棄吸引中國的人心」,不過這樣的主張,當政者了不了解?他很懷疑,「台灣年輕人已經沒有老一輩的情節,對中國的態度也在轉變,相對之下,台灣主要政黨迄今也沒有積極措施,爭取中國的人心。」

「貿易戰只是序曲」 陳添枝:中美科技戰可能會打很久

記者/林上祚 來源:風傳媒

前發會主委陳添枝今(12)日出席《共贏:中美貿易戰及未來經濟關係》研討會,針對華為孟晚舟遭逮捕事件所引發的中美科技戰,陳添枝強調,「貿易是雙贏遊戲,但技術競爭不是雙贏,絕對是你死我活」,中美在科技領域之所以有衝突,是因為華為等具備中國官方色彩的企業,企圖把技術市場化賣到國外市場,引發美國的科技圍堵。陳添枝說,中美貿易戰只是序曲,接下來的中美科技戰,可能會打很久、很久。

陳添枝表示,中國早在毛澤東時代,就確立科技自主政策,1963年毛澤東曾表示,「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須打好」,過去我們打的是上層建築的仗,目的就是要搞生產,搞上層建築、搞生產關係的目的就是解放生產力;現在生產關係改變了,就要提高生產力,「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無法提高。」

「毛澤東時代確立科技自主」

陳添枝說,中國在低所得時代,研究發展占國民生產毛額比率即達2.75%,在西方完全封鎖下,完成「二彈一星」,因沒有歐美技術奧援,中國在這個階段取得了技術完整性。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中國除靠外資後整廠輸入外,又增加技術授權、外人投資等引進外國技術管道,技術引進效率大為提高,創造過去30、40年的科技成就。

陳添枝指出,中國的自主創新有三個特點,一是系統整合性技術,二是利用國內廣大市場,三是利用市場進入障礙,通常是國企或類國企壟斷。

前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把高新技術列為國家戰略,2005年中國發布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成為中國科技發展重要轉捩點,確立透過研發補助、租稅獎勵推動核心技術研發。

「中國半導體創新失敗,但行動通訊進展大」

陳添枝說,不過,中國在自由經濟下的自主創新,泰半仍以失敗收場,比如半導體,CPU僅能應用在軍工業;然而,非自由經濟運用領域,中國運用國內市場主場優勢,在行動通訊、高速鐵路、能源領域自主創新,取得重大進展,「由於這是政府高度干預領域,中國取得優勢後,也成為中美科技衝突主要來源。」

陳添枝表示,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巡視珠海格力電器的談話可以看出,習近平在中美貿易戰後,已釋出「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力更生奮鬥」的訊息;不過,在美國科技圍堵下的自主創新,是條艱辛道路。

「昔美日科技戰,美扶植韓台半導體」

陳添枝說明,在西方技術領先下,技術先進者一定會圍堵後進者,由於自主創新推動,必須靠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不斷獲利才能持續,自主創新對於後進者而言,是非常困難,台灣過去也嘗盡苦頭,全世界迄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挑戰美國科技霸權地位。

陳添枝以美日兩國,在1980年貿易戰為例,其背後隱藏的是科技戰,面對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威脅,美國政府當時將日本半導體購買美國Fairchild半導體的案子擋下來,後來美日簽訂半導體協議,從今天全球半導體產業角度,日本在半導體戰爭可說是全面敗北,美國當時的科技圍堵作法,就是改變營運模式,包括扶植韓國與台灣。

「技術競爭勝負,取決市場非政府」

陳添枝認為,中美科技戰的衝突根源,並非來自企業而是來自政府,然而,技術競爭勝負,取決於市場,而不是政府,技術成就也非一夕之工,因此這個仗要打很長很長,面對科技圍堵,自力更生並不是一個好的技術發展策略。

陳添枝強調,美國可以運用籌碼仍然很多,包括在領先技術生產設備對中國實施禁運,其次,透過美國及盟友可掌握市場進行市場圍堵,另外,美國在基礎研究上目前仍遙遙領先中國,因應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圍堵,美國目前仍領先的高等教育,目前對中的留學生政策,也已經在改變,例如麻省理工學院的尖端科技領域,已經不收中國學生。

活動相關欄位
圖片
主題分類 政治,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