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公與義 建構宏觀、包容與分享的社會
ISBN:
9572822764
出版日期:
1998年06月01日
書籍介紹
目錄
標題 | 作者 | 檔案 |
---|---|---|
議題七 面對社會資源分配的落差 | ||
走出窮爸爸與富爸爸的迷思 | 陳寬政 | 下載 |
走向社會民主的中間路線 | 簡錫堦 | 下載 |
多元社會要讓各行各業出人頭地 | 何壽川 | 下載 |
教改無力台灣前途無光 | 黃光國 | 下載 |
Q&A | 下載 | |
議題八 面對家庭與社會失序的衝擊 | ||
如何重建家庭與社區的凝聚力 | 伊慶春 | 下載 |
提升人的素質追求分享社會 | 馮燕 | 下載 |
從家庭出發建立友愛社會 | 柴松林 | 下載 |
制定公平的公領域公共規則 | 高承恕 | 下載 |
Q&A | 下載 | |
議題九 豐富藝術人文的素養 | ||
造就自我完成的生涯規劃 | 林曼麗 | 下載 |
藝術撒遍沃野千里的新芽 | 黃光南 | 下載 |
「包容」使藝術分享變得可能 | 楊照 | 下載 |
所有條件在人本身 | 侯孝賢 | 下載 |
Q&A | 下載 | |
總結 | ||
宏觀社會 全球化與中國崛起之下的台灣展望 | 陳小紅 | 下載 |
包容社會 擁抱跨越族群界限的公民身分認同 | 陳東升 | 下載 |
分享社會 打造倫理深化與美感普及的生活圈 | 林萬億 | 下載 |
結語 建構一個宏觀、包容與分享的社會;總結報告 | 朱雲鵬 | 下載 |
結語 勇敢是邁向公與義社會的最大力量 | 余範英 | 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