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政治的悲劇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ISBN:
9786263100725
出版日期:
2021/10/02

書籍介紹

美國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一向能言、敢言,稟著對理性的堅持與紮實的研究,勇於挑戰人們不願面對的真相;他認為世界處於列強之間的衝突中,並且永遠不會結束。「權力」是國家唯一的目標,「和平」只因翻臉時機未到

內容簡介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兩年後蘇聯解體,冷戰戛然而止。隨後國際上瀰漫著一股樂觀氣氛,政治家與學者都相信,透過民主與貿易,戰爭終究會消失。然而,隨著2001的九一一恐怖攻擊,美國入侵阿富汗、伊拉克而陷入泥淖,人們開始意識到永久的和平不會輕易降臨。

俄羅斯染指烏克蘭,中國威逼東海、南海,歐亞大陸兩端一系列的衝突似乎更在昭告世人:權力、恐懼、衝突、戰爭,才是國家與國家間永恆的主題。
事實上,本書作者――芝加哥大學政治系米爾斯海默教授――早在美蘇冷戰剛結束不久,就已經甘冒大不諱地獨排眾議,力陳國際政治的悲劇性本質不變。他承襲早自古希臘以來一脈相傳的現實主義傳統,主張國家無論如何奢談理想,為了生存將不得不追求權力最大化,戰爭、欺詐、推卸責任、以鄰為壑、隔岸觀虎,無所不用其極。戰爭雖然殘酷,但其回報往往豐厚,因此有實力的大國莫不躍躍欲試。

二○一四年米爾斯海默為了回應中國崛起問題特別增補原版結論,集中探討「中國能和平崛起嗎?」米爾斯海默雖一向能言、敢言,但他對中美關係與台灣未來的預測,也與他對國際政治的理解一樣,是悲觀的。

  • 無政府狀態和權力鬥爭

米爾斯海默認為國家總是在尋找機會獲得「力量」以超過它們的對手。他解釋國家無休止的追求力量是因為國際關係中的無政府狀態,「政府之上無政府」,國家只能依靠其自身獲得安全;因此,國家不斷尋求擴大其自身的軍事、經濟力量以保障自身的安全。

  • 陸地強國的首要地位

米爾斯海默認為一個國家在國際政治中的份量,源於其軍隊的力量特別是陸軍的力量,他認為陸軍仍然是現代戰爭的主導力量,但陸軍的投送能力受到廣闊海洋的限制。另外,核武能夠降低但不能消除大國間陸軍衝突的可能。

  • 海洋的阻力

米爾斯海默認為海洋的存在讓任何國家都無法實現全球霸權,他解釋為海洋限制了軍事力量的投射能力,從而在全球範圍內分散了霸權。因此,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標是成為西半球的霸主,並防止在東方出現類似霸主。換句話說,美國的角色本就會阻撓任何歐亞大陸霸權國家(俄羅斯、中國)的崛起,並且用戰爭作為阻止其崛起的最後手段。

  • 攻勢現實主義

針對大國對國際政治的影響,作者採用的是攻勢現實主義,在國際政治的無政府狀態下,大國首要關心的元素為如何在國際政治中生存。在攻勢現實主義的解釋當中,大國會為了自身的生存竭盡心力的擴充自身相對於其他國家的相對權力以獲得最大的安全,為國家犧牲對手以獲得更多的權力。

 

連結購買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基金會•推薦

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是美國著名的國際政治學者,亦為芝加哥大學政治系R.Wendell Harrison卓越奉獻教授,更是旗幟鮮明的「攻勢現實主義派」開山祖師,從他在官網上的自我介紹之中寫道:「雖然我虔心於學術,卻也參與當今的政策辯論,舉例來說,在2003年美國出兵伊拉克戰爭之前,我是反對者中最敢言的人士之一。我堅信在制定與分析外交政策時,社會科學理論非常有價值。」,便可一窺其對國際現實的判斷與直言不諱的性格。

「攻勢現實主義」的主要內容在於五個基本假設:1) 大國是世界政治的主要角色,國際體系是無政府狀態的 2) 所有強權都擁有進攻性的軍事實力 3) 各國永遠無法確定其他國家的意圖 4) 各國都以生存為主要目標 5) 國家是理性的行為者,能夠提出最大化其生存前景的合理戰略;同時,國家會有以下行為傾向:恐懼、自救和爭取最大力量。

烏俄戰爭以來,本書內容被視為精準預測兩國發展的先行者,但歷史的道路明確告訴我們,自由民主並非那麼簡單;戰爭的勝負也並不取決於誰的武力比較強,而是誰能承受損失,撑得更久。要如何在看似難以收拾的局面中,理出引領世界走出黑暗的明燈,值得我們進一步揣摩與思索。

--余範英 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