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

聯合國氣候峰會本周登場,各國將首度正式評估在2015年締結 巴黎氣候協定 迄今的抗 暖化 進展,今年會議也將聚焦「永續農業與糧食生產」,不僅各國領袖將宣布減少甲烷排放的計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也將首度提出如何讓全球糧食生產遵循巴黎協定目標的路線圖,牽動農業投資決策。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聯合國第28屆氣候大會(COP28)30日即將在杜拜開幕,全球將齊聚商討如何將暖化控制在1.5°C以下。但就在會議前十天,聯合國最新報告指出,溫室氣體(GHG)排放量還在上升,創下57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紀錄,再不加強行動,本世紀末的溫度可能比工業化前高出2.5~2.9°C。

莫三比克規模最大工業公司South32宣稱,在莫國製造的鋁材為綠色產品,是為了合乎歐盟的碳關稅新規CBAM,這個聲明引起不少輿論。CBAM猶如一把雙面刃,是為促進國家碳排管理發展,亦或是讓貧窮國更邊緣化?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你有想過,擁有乾淨、永續的環境也是一種基本權利嗎?隨著氣候變遷的情況惡化,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環境變化對日常生活帶來威脅。「環境權」受侵犯之餘,大眾忍耐程度似乎也到了極限,「氣候訴訟」在全球遍地開花,成為重要的氣候行動。

路透社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杜拜舉行,與會各國希望會中可就增加再生能源產能達成協議。會議談判焦點將是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ParisAgreement)執行狀況的差異,該協定確立了將暖化增幅限制在1.5度的目標。

歐盟科學家週三表示,今年「幾乎肯定」將是125,000年來最熱的一年,此前數據顯示上個月是該時期全球最熱的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