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觀點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意義不只在教會某項技能,而是一個國家,甚至一個民族文化、精神、價值的延伸;學校存在的意義更應當是「各種人文精神與學問匯集」處,也須肩負起「為世界上所有人提供可真實對話的道理和意義」。

背景說明

國內高等教育自1990年代快速擴張,形成大學、研究生滿街跑的現象。根據教育部資料,2015年台灣預期受教育年數為16.6年,若扣除學前教育,每位國民預期正規教育達15.6年,相當於大學四年制畢業。儘管台灣擴充高等教育使受教率提高,但教育的本質與未來就業產業間連結,一直是難解的問題,而大學究竟要成為思想的堡壘還是職場前哨站,更是近年屢屢引發思辨的論戰題。在科技發展快速的今天,教育更涵括一個國家的核心理念,成為需要重新衡量的課題;且考量到經濟發展與就業市場的多元變化,我們更需跟上腳步,面對傳統與創新拉扯下的挑戰。

活動照片

  • 2022 藝術零距離 與兩廳院進入偏鄉國中

    2022 藝術零距離 與兩廳院進入偏鄉國中

  • 2017 請給孩子一個機會座談會

    2017 請給孩子一個機會座談會

  • 2013 種籽營學員照

    2013 種籽營學員照

  • 2013 種籽營 大合照

    2013 種籽營 大合照

  • 2014 兩廳院圓夢計畫大合照

    2014 兩廳院圓夢計畫大合照

相關文章

編者按: 網路媒體《報導者》接露,高教技職學校在過去十年加速招收外國學生,外生補起了台灣152所大學的生源缺口,但是,有些後段私校毫無英語教學和管理能力,卻編織各種兌現不了的承諾邀請學生來台;就讀中州科技大學的烏干達學生近日向教育部陳情,讓外籍生成「學工」的情形浮上檯面。

編者按: 2021年已近尾聲,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16日公布「2021年十大教育新聞」,受到新冠肺炎連續2年嚴重影響教育界,也讓疫情下的教育再度蟬聯今年頭條;另今年金驢獎頒給了抽象但又確實存在的「教育官場『河蟹文化』」,藉此凸顯今年發生學習歷程檔案遺失等事件,但卻教育界高官卻安坐其位,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編者按: 疫情爆發後,各國因應在家上班上課,數位科技需求爆發性成長。2021教育創新國際年會以「台灣數位教育元年啟動, 2030教育新未來」為題,邀國內外產官學者分享。其中,教育部將投入4年200億推動「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的政策成為與談的焦點話題。

編者按: 今年九月,發生全國高中職學生將近2.5萬份學習歷程檔案遺失事件,期間藍綠立委亟籲提出懲處名單,教育部在上月12日發布新聞稿強調,國教署在事發第一時間以口頭與書面提出負起行政督導責任,續辦理相關人事行政懲處程序,國教署長彭富源則自請記過。

編者按: 美國加州數學新課綱的審訂,從今年5月以來就爭議不斷。近期議論的焦點,是新課綱為了要弭平數學學習的成績落差,「不鼓勵」學生超前學習;新課綱也期望導入「社會正義」的思辨方法,在各年級的教學現場,讓學生可以不只是純粹的算術教學,而是透過數學題目的設計來認識、解決和現實生活有關的議題。而歷經無數次教改的台灣,是否也需以此做為借鏡?在理想與實際之間取得平衡,為下一代的未來負責。

編者按: 紀錄台灣故事,在台東縣服務55年,今年高齡85歲的天主教白冷會葛德神父,因身體關係於16日搭機返回瑞士,他長期守護台東偏鄉居民,廣設儲蓄互助社,盡心改善當地民眾的經濟生活,致力於社會救助與幼教事業;台灣,是他第二個故鄉。

編者按: 針對「清華海峽研究院」涉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在國立清華大學成立「新竹辦公室」爭議,教育部表示會嚴辦,且已函知各校,只要與中國黨政軍單位合作就是觸法。針對此事,國立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昨(15日)表示,學術交流、互訪及合作都是學術自由的一部分,政治力不該涉入。

編者按: 清大海峽研究院新竹辦公室疑違反兩岸條例議題延燒,教育部將徹查各大專校院,學界憂心兩岸學術交流探低點,也憂學術自由與人權將受侵害。教育部長潘文忠兩度重申「學術自由不能牴觸法律」,國立大學校院協會暨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今天聯合聲明指出,政治是一時的,學術是永遠的,若因政策轉變,而將大學多年前公開合法的活動,編排入罪於今日,將對大學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