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變遷與發展

中國崛起對台灣衝擊加劇,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未來兩岸若缺乏溝通共識,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背景說明

中國崛起,不論其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實力,都已對全球造成衝擊。 面對全球政經版圖的變化,去全球化聲浪不斷,歐、美、日、俄等大國積極進行區域經濟與戰略布局,南亞、中亞各國也都捲入大國角力中。台灣和大陸一水之隔,經貿依存度高,雙方經濟層面既競爭又合作,中國崛起,台灣該必須認真看待、面對與了解,籌謀因應之道。

活動照片

  • 殷乃平

    殷乃平

  • 鄭崇華

    鄭崇華

  • 王伯元

    王伯元

  • 朱雲漢

    朱雲漢

  •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左起趙政岷、薛琦、邱正雄、余範英、許嘉棟、朱雲漢、陳添枝、黃榮村、林聖芬

  • 許嘉棟

    許嘉棟

  • 陳添枝

    陳添枝

  • 薛琦

    薛琦

相關文章

大陸一年一度的政治大事,全國人大與政協「兩會」,定下月3日在北京登場。值此國際經濟形勢動盪詭譎之際,今年兩會將部署的相關應對策略為何,頗讓人關注;但我們更期盼,此會能呈現積極性的對台經貿政策表述,來為兩岸經貿交流開出新局,以整合兩岸產業優勢,共同因應國際經濟新變局。

蔡英文呼籲兩岸對話,相關法案也將動起來!行政立法政策協調會報昨(6)日討論《稅捐稽徵法》,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說,《兩岸租稅協議》之前已談好,但尚未簽署,另包括《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行政院都會有動作出來,將與民進黨團討論後再決定如何排案。++

2008年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台灣經濟新局與發展」研討會,薛琦教授擔任主持人,他指出,在全世界都看中國大陸的時候,我們自己也看中國大陸。不過我們在看中國大陸的時候,中國大陸也看我們。

回顧過去幾年,我們曾以建立台灣「公與義」的召喚下,陸續就台灣當前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稅制等層面的改革議題籌辦研討會,邀集各方精英共聚一堂,進行理性與多元的對話,並陸續集結出版,也受到各界廣泛回響。秉持著同樣的信念,我們再次就金融改革前景與方向,籌備規劃了這場研討會,期盼能為台灣建立公與義社會的願景,再往前推進一步。

由時報文教基金會、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協辦的「面對公與義、思考大未來」系列講座,十二月十五日(星期四)下午於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廰舉行「台灣前途與兩岸未來」座談會。

座談由台大政治系教授朱雲漢主持,與談人包括國策研究院長田弘茂、台中市長胡志強、立法委員蘇起、立法委員林濁水等人。

討論題綱包括:

一、如何從歷史大格局思考台灣前途與兩岸未來。

二、...

繼去年台灣“面對族群與未來:來自民間的對話”活動後,再嘗試從民間找答案。時報文教基金會、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公共電視再次合作,全程紀錄對話內容,剪輯成紀錄片。

“我們不一定要找到結論。整個討論過程,才是我們掌握未來的力量。”時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根據去年民間對話的經驗,很期待這次充滿“想像”的嘗試,為大眾找到可以發聲的機會,“未來是我們的,不要被政治議題操弄、影響”,大聲說出自己的感想,凝聚更多民間的力量。

“...

一代報人余紀忠先生於二○○二年四月九日辭世,轉眼已逾三周年。這三年來,國際局勢的變化,圍繞著全球化的快速腳步,也使海峽兩岸呈現全新的面貌,並在經貿層面上發展出更為緊密依存互動的關係。

回顧余先生的辦報理念,每每以如何使兩岸經由經貿往來,增益雙方的理性互動、互補雙贏為念,爰就兩岸所共同關注的第一課題,本書彙整「全球新局下的兩岸經貿關係」研討會的相關內容,期能匯聚海內外學者專家的卓見共識,找尋導引兩岸在經濟發展課題上得以共存共榮的解方...

民國七十年代初,我們剛走過外交孤危,內部發展上,則經歷了政治高壓和文學思潮辯證。這是一個隱藏無盡變數的年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年代。

在一次偶然的聚會中,學者們談及這樣的大環境,咸認台灣在經濟建設上成果初現,但在政治和人文建設上,卻亟待制度的建立和思想的重鑄。與此同時,卻驚傳警總發動圍剿國策顧問陶百川先生的事件。更加深了學者們匯聚力量,引領時代大思潮的決心。

在余紀忠先生的全力支持下,海內外十九位精英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