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測站

日本官員頻頻口頭干預仍止不住日圓貶勢。難敵美元獨強,日圓匯價25日再度摜破155防線,刷新34年低點。日本央行(BOJ)26日將發布最新政策聲明,但分析師預期不會有決定性的阻貶日圓行動。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4日飛抵上海,展開為期三天在中國的訪問行程,這是布林肯任內第二次到訪,港媒指出,有別於前一次,這次是應邀來訪,訪問期間有可能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日後訪中鋪路。

微軟4/16表示將向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人工智慧巨頭G42投資15億美元,這項交易主要由拜登政府精心策劃,在華盛頓和北京爭奪誰將在波斯灣和其他地區發揮技術影響力之際,該交易旨在將中國排除在外。

 美國總統拜登備戰大選拚連任之際,美中貿易戰再掀波瀾。外媒報導,拜登擬對原先最高為7.5%的中國鋼、鋁產品,以「301條款」課徵高達25%高額關稅,並啟動對中國造船業的調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也預告,正研究貿易防禦工具,應對中國貿易和經濟政策造成的威脅。

國際貨幣基金 (IMF) 小幅上調對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原因是美國和一些新興市場表現強勁,不過同時也警告,在持續通膨和地緣政治風險背景下,前景仍然謹慎。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在內的央行決策官員周二(16日)對何時可能降息三緘其口,而是表示近期通膨回落欠缺進展,貨幣政策需要在更長時間內維持限制性,這對今年大幅降息的希望再潑一盆冷水,也顯示短期內降息機會不大。

日圓貶值、物價高漲,加上過時的企業文化正促使許多日本年輕人向歐洲和其他西方國家尋求更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現在年輕人開始跳出舒適圈,除了尋找海外工作之外,許多人追隨台灣十幾年前開始的打工遊學熱潮,在澳洲農場或屠宰場做苦工,稱賺到的錢比日本國內工作多好幾倍。

加坡總理李顯龍昨(15日)宣布,將在5月15日正式卸任,交棒給現任副總理兼財長黃循財(Lawrence Wong),結束他長達近20年的任期,有分析認為,李顯龍此舉可能是考量到地緣政治日益惡化,讓新總理和其團隊在下屆全國大選前,有足夠的準備時間,並在全球局勢變得更不穩定前,爭取到人民的信任與委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