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衛地球 美小行星撞擊器升空
美國太空總署首度發射太空飛行器撞擊小行星,嘗試改變其軌道,避免未來發生小行星撞地球災難。
發射任務由太空探索(SpaceX)公司執行,美西時間廿三日晚間十時廿一分(台灣時間廿四日下午二時廿一分)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獵鷹九號火箭,載運「雙小行星改道測試」(DART)太空飛行器升空。
在接近小行星的十天前, DART將釋放一座裝有鏡頭的迷你太空飛行器,記錄撞擊過程並將影像傳回地球,地面天文望遠鏡將測量小行星被撞擊後的運行速度與軌道改變幅度。
這個太空飛行器的體積相當於一座自動販賣機,將以時速兩萬四千公里飛行一千一百萬公里,預定明年九月底接近目標的小行星「迪莫弗斯」,它是另一顆小行星「迪迪莫斯」的衛星。迪迪莫斯是迪莫弗斯的五倍大,後者約有一座足球場大。
NASA追蹤的近地小行星有兩萬七千五百顆,其中約一萬顆直徑大於一百四十公尺,這種體積的小行星若撞上地球,將造成毀滅性災難。雖然現在已知的小行星幾乎對地球都沒有威脅,不過科學家認為,可能有許多小行星仍未被發現。
這項任務希望能將迪莫弗斯的軌道縮短十分鐘,不過縮短七十三秒就算是成功。整個任務預計花費三億三千萬美元(約台幣九十二億元)。未來若發現可能撞上地球的天體時,這次任務實測的技術就能有效因應。
NASA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科學家費斯特說:「DART也許只能小幅改變迪莫弗斯的軌道,不過若要對已發現的小行星採取行動,這已相當足夠。」
為何不用核彈炸毀小行星?
紐約時報報導,用核彈炸毀小行星,可能製造出更多危險的太空隕石,使地球面臨多重危險。不過,若能正確使用核子武器,仍為美國星球防禦計畫的概念工具之一。
太空總署「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航太工程師巴爾比說,未來幾十年內若有任何體積較小而距地球較遙遠的小行星威脅地球,類似DART任務「非常有可能成功保衛地球」。
這次實驗撞擊的目標小行星「迪莫弗斯」直徑約一百六十公尺。巴爾比說,如果有比「迪莫弗斯」更大的小行星威脅地球,或是預警時間不夠長,就要考慮把撞擊器改成核武。
各國天文學家和官員已模擬用核爆力量改變小行星方向。模擬實驗顯示,在較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前兩個月,用核爆可以毀滅小行星,不致對地球造成風險。
另外,禁止核武條約及一九六○年代簽署的「外太空條約」禁止在太空部署或使用核武。這意味任何國家用核武摧毀小行星將違反條約。不過,在地球面臨存亡之際,聯合國安理會料將召開緊急會議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