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美挺台以觀察員參與聯合國
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滿五十年,美國國務院官員指中國大陸誤用二七五八號決議排除台灣國際參與,再引討論。據指出,美國行政部門對台灣參與的立場與支持程度不變,仍希望台灣能作為觀察員參與,不涉國家地位;但有部分國會議員支持台灣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
閱讀全文
2021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 蔡總統兩岸政策評價下跌
聯合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民眾持續認為兩岸軍事、政治與外交關係偏向敵對,經貿及民間社會互動則相對和緩。對於蔡英文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今年調查評價逆轉,滿意比率降至四成,不滿意比率則增加到四成八。
閱讀全文
洪奇昌》跳出印太集體夢遊症
前海基會董事長、精神科專科醫師洪奇昌撰文指出,美中戰略競爭和兩岸政治歧異皆非短期內可化解,為了避免集體夢遊走向衝突,台灣的決斷並須更為細緻,一方面,對中華民國前途的「四個堅持」是沒有模糊空間的。
閱讀全文
洪奇昌》不冒進促了解 小英踩煞車
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撰文指出,就兩岸關係而言,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兩岸生活方式差異與制度、價值信仰差異,是百年來分化發展的結果,故兩岸政治立場差異並不是短期就能解決,也不是用勝負零和方式所能解決。期待雙方能從克制不冒進、交流促了解著手,開啟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良性循環。
閱讀全文
汪洋:兩岸關係發展 機遇與挑戰並存
大陸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表示,當前兩岸關係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兩岸同胞要從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要繼續致力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
閱讀全文
台灣願意與Quad官方合作
美國駐美代表蕭美琴表示,台灣願意與四邊安全對話(Quad)成員合作,並可以在解決該組織希望解決的關鍵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
閱讀全文
陸通過個保法對台商影響
2021年8月20日大陸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正式通過《個人信息保護法》,預計自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個保法》據稱是世界上最嚴格的個資法,事實上,不論究其規範效力或範圍,確實更甚於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不僅在於其對於「個人信息」的定義更為寬廣,且基於域外管轄原則,不僅規範在大陸境內收集及使用個人信息的個人信息處理者。
閱讀全文
國防部公布「中共軍力報告書」 指共軍對我威脅甚鉅
國防部昨公布民國一一○年「中共軍力報告書」與「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首度揭露,共軍現階段已具備對第一島鏈以西區域軟、硬殺電子攻擊、通信阻絕與遮沒能力,可結合網軍啟動有線、無線的全球網路攻擊,初具癱瘓我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戰體系的能力,對我威脅甚鉅。
閱讀全文
蔡總統:不走向軍事對抗 盼和鄰國和平穩定互惠下共存
蔡英文總統今天表示,台灣將致力和區域行為者合作,不會將安全夥伴的協助視為理所當然,努力和鄰國合作,防止台灣海峽、東海及南海爆發軍事衝突,「我們不走向軍事對抗,盼與鄰國在和平、穩定且互惠的原則下共存,並堅持捍衛我們的民主和生活方式」。
閱讀全文
大陸「三座大山」社會改革帶給台灣的衝擊
北京在7月1日慶祝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後,隨即連續重棒祭出社會改革政策,圍繞在少子化、人口老化、分配平衡的核心議題,政府對「醫療、教育、住房」這三個關係民生基本服務的「三座大山」,提出強而有力的改革計畫。這些社會改革的方案,雖然是針對中國國家發展無可逃避的挑戰,不過由於政府的改革手段來得又急又快,長期的效果尚未顯現,短期的衝擊卻造成國內經濟與區域金融市場的大地震。
閱讀全文
中國只是進入戰時經濟
「前哨預策」創辦人范疇於《經濟日報》撰文指出,中國經濟過去幾個月出現讓所有西方政經學人士目眩神搖的自殘現象;已進入戰時經濟,但不代表就會對外打仗。台灣企業與中國經濟的密切往來,恐怕得立刻順著戰時經濟的邏輯,降低連帶受損程度。
閱讀全文
海巡署:台美海巡機關合作 樂觀其成
美軍正聯合英、澳、日本部隊,在印太地區舉行40年來最大規模軍演,海岸防衛隊4500噸傳奇級海巡艦「穆洛號」8日已從加州母港阿米達抵達西太平洋,將部署在西太平洋數月,此次任務旨在支援負責監督該地區軍事行動的美國印太司令部。
閱讀全文
立陶宛允設台灣代表處 陸抵制 歐美支持
綜合媒體報導,台灣將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成為台灣在歐洲國家成立的第一個以「台灣」為名代表處;歐美發聲明支持,陸堅持「一中原則」抵制。
閱讀全文
美日國安高層會唔 台海和平穩定再成焦點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在華府與日本國家安保局長秋葉剛男會晤,台海和平穩定再次成會談焦點之一。兩人也強調美日共同維繫自由開放印太區域的重要性,明顯劍指中國。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近日表示,中國目前是習近平一人決策,為台海帶來空前不確定性,美國會多方強化區域嚇阻力。
閱讀全文
蔡英文總統接受日媒訪問 談話重點
蔡英文總統接受日本文藝春秋月刊訪問,一方面當然是在國內疫情穩定後,回過頭來開始對國際發聲,但另外一方面,則是觀察到美國下半年把外交重點放在亞太,預先設定議題。
閱讀全文
台美日戰略論壇 安倍憂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第一屆「台美日國會議員戰略論壇」視訊會議29日舉行,會議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希望兩岸問題和平解決。日方安排前首相安倍晉三擔任神祕嘉賓,他致詞時強調台灣非常重要,並對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跨太平洋夥伴全面及進步協定》(CPTTP)等表示支持,還宣稱香港發生的情況難保不會發生在台灣;我政府則呼籲各界為維護印太區域和平穩定貢獻心力。
閱讀全文
美艦再穿台海 大陸警告玩火必自焚
美國第七艦隊29日凌晨宣布,美軍「班福特號」勃克級飛彈驅逐艦於28日通過台灣海峽,這是美國總統拜登1月上任後,美艦第7度通過台海。大陸國防部當天警告美國稱,玩火者必自焚,在台灣問題上「切香腸」,只會切到自己的手,稱「解放軍保持高度戒備狀態」。
閱讀全文
中美會唔 台灣問題重中之重
美國副國務卿薛曼天津會唔謝鋒與王毅,謝鋒表示對台灣問題立場 提2份關切清單;王毅也「清晰、明確地」告訴薛曼,中美關係的大陸三條底線,當中最重要就是台灣問題。薛曼則譴責陸方霸凌台灣,敦促北京和平對話。
閱讀全文
北京加強支持台灣歷史研究
大陸最近正加強對台灣歷史研究的重視。中國社科院主管的《台灣歷史研究》,近日從「輯刊」升格為「期刊」,並成立編委會;大陸教育部近日評選出的重點補助研究計畫,1項關於台灣教育歷史、現狀與未來策略的研究,被列為「國家重大」類別,且在450多個入選研究題目中,僅有8個被列為「國家重大」。大陸國台辦交流局長黃文濤直言,這是進一步掌握台灣歷史研究學術話語權的重要舉措。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