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新北地方法院於2025年6月24日 宣判 ,認定七法公司(Lawsnote)利用網路爬蟲大量擷取並重製法源公司所建構之法規沿革與註解內容,構成侵害編輯著作權與觸犯刑法「無故取得電腦電磁紀錄罪」(§359)。創辦人郭榮彥被判4年有期徒刑、謝復雅判2年,七法公司則被處150萬元罰金,兩人與公司連帶賠償法源資訊逾新台幣1億545萬元。作為我國第一宗因爬蟲爬取「編輯創作性」資料而遭重判的案件,本案使AI訓練資料合法性問題浮上檯面,而我國對於AI訓練資料之取用規範尚未明確,在資料開放以及智慧財產保障間的取捨,必成未來我國立法者與司法體系將要面臨的問題。至本文截稿前,七法公司已表明將提起上訴,但此案已成為台灣首例具有指標性的法律科技訴訟,後續如何影響AI訓練常態與資料取得規範,仍備受產、官、學界密切觀察與討論。

FT-Booth調查顯示,經濟學家普遍擔憂總統出臺的相關措施及其對央行的批評。超過九成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美元計價資產作爲避險工具的角色感到或多或少的擔憂。英國《金融時報》調查的經濟學家警告稱,唐納•川普「驚人的財政政策揮霍」以及對美聯準獨立性的攻擊,有可能削弱美國作爲外國投資者最終避風港的地位。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下屬的肯特•A•克拉克全球市場中心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九成受訪經濟學家表示,...

7月9日最後期限 川普稱不再暫緩 美媒指印尼、越南、韓國亦協商有望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即將於7月9日截止,大限距今僅剩9天。美國總統川普6月29日表示,90天暫緩期屆滿後不打算延長,很快就會寄出給各國的通知信。美媒則引據知情人士稱,美方與台灣、印尼已接近達成協議,與越南、韓國也可能談成。印度亦傳出,可望趕在7月8日宣布臨時貿易協議。

 川普在福斯新聞節目29日播出的專訪中說,「我應該不需要」再給新的關稅暫緩期了,...

知情人士透露,歐盟願意接受與美國達成的一項貿易安排,包括美國對歐盟的許多出口產品徵收10%普遍關稅,但歐盟希望美國承諾降低對製藥、酒類、半導體和商用飛機等關鍵行業的關稅。

歐盟還爭取美國給予配額和豁免,以實質降低美國對汽車和汽車零組件徵收的25%關稅,以及對鋼鋁徵收的50%關稅。這些要求匿名的人士表示,負責歐盟貿易事務的歐盟執委會認為,雖然這種安排略微偏向美國,但仍在可接受範圍內。

...

上次有國家擠進核武器國俱樂部已是近20年前的事情了。美國總統川普用上週末轟炸伊朗三處核設施的做法,立誓關上這個俱樂部的大門。

川普先發制人的打擊行動能否奏效還難以預測,因為打擊和隨後達成的脆弱的停火協議都是剛發生不久的事情,但一個陰影已經逐漸產生,那就是伊朗以及其他國家將從這件事中得出與白宮預期截然不同的結論:在一個充滿威脅的世界,擁有核彈是唯一的防衛手段。

朝鮮是上一個擁核國家,它從未面臨過這種打擊。...

賴清德總統日前應民間團體邀請,展開「團結國家十講」,並已在這些日子裡完成第一講「國家」,與第二講「團結」、第三講「憲政關係」,每一次發言都引發各界不同的聲音與討論,賴清德表示,他進行團結國家十講的用意,不是要針對在野黨,是需要講清楚歷史真相與台灣主權的定位;直視中國日益嚴重的威脅,便能清楚明白「團結國家十講」的用意跟重要性。

美國正與四個國家接近達成協議,名單中包括台灣、南韓、越南跟印尼

距離美國總統川普恢復對等關稅政策的最後期限只剩不到10天,許多國家正緊急與美方協商,希望能在7月9日之前達成協議,避免被課徵更高的進口稅率。不過,儘管看似進展熱絡,外界普遍認為這波談判結果,恐怕難以達成川普原先承諾的「全面貿易改革」目標。與此同時,外媒引述知情人士表示, 美國正與四個國家接近達成協議,名單中包括台灣、南韓、越南跟印尼。

90天談成90個協議恐打折

...

國際清算銀行(BIS)在對全球經濟狀況的最新評估中表示,貿易局勢緊張和地緣政治動盪可能暴露全球金融體系的深層缺陷。路透社報導,即將卸任的國際清算銀行總經理卡斯騰斯(Agustin Carstens)說, 美國 主導的貿易戰和其他政策轉變,正在破壞長期建立的經濟秩序。

他表示,全球經濟正處於「關鍵時刻」,進入一個「高度不確定且難以預測的新時代」,考驗公眾對包括中央銀行在內等機構的信任。這份報告發表之際,距離美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