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全球
縮減購債前 Fed將預告
美國聯準會(Fed)在去年3月前2周罕見連續將利率調至零利率,提早布局新冠疫情所帶來的經濟災難,事後不僅推出無上限寬鬆政策、購債計畫,並提出平均2%通膨率目標,維持美國經濟復甦力道。至於2021年經濟前景最大危機,投行摩根士丹利表示,就是通膨率超越Fed預期,可能停止購債計畫,加上4大因素影響,恐觸發美股大幅修正。
閱讀全文
民主黨贏得參院控制權 有利拜登政府推動法案
3日美國民主黨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以些微差距成功連任議長。6日主流媒體相繼宣布民主黨擊敗共和黨,獲得美國參議院最後兩席位,民主黨將控制參議院。《美聯社》稱,民主黨10年來首次控制了參眾兩院,拜登完全執政,政見落實更備受挑戰。
閱讀全文
歐亞集團示警:美國領導真空為全球最大風險
全球最大政治風險顧問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4日發布《2021年全球10大風險》報告,認為美國第46任總統拜登就職後,難以化解國內的兩極分化趨勢,將是今年全球面臨的最大風險;各國對抗新冠疫情,成為長期抗戰,以及美中角力的戰場日益擴大,也被列為關鍵挑戰。
閱讀全文
OECD警告各國政府重新考慮對公共支出的限制
《金融時報》專訪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勞倫斯•布恩(Laurence Boone)表示,冠狀病毒大流行的經濟影響將改變政府對公共支出和債務的態度,他警告說,緊縮財政將有可能引起民眾的強烈反對。
閱讀全文
陸想加入CPTPP 日相:門檻很高
日本產經新聞三日報導,首相菅義偉接受知名評論家櫻井良子專訪,對於中國大陸想參加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一事,菅義偉表示,以中國現行政經體制很難參加。
閱讀全文
把2020年GDP數據扔進垃圾箱
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Amsterdam)政治算術學教授丹尼爾•米格於《金融時報》撰文指出,把不同人群在2020年各不相同的遭遇匯總在一起的GDP數據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些數據無助於理解當前困境和規劃未來道路。
閱讀全文
CSIS:20世紀貿易政策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商務Scholl主席威廉•賴因希(William Reinsch)指出,CSIS與美國前貿易代表舉的論壇中,提出兩大問題,特別提醒貿易代表候任人Katherine Tai注意。另外,拜登政府新貿易政策在勞工問題方面,必須先區分貿易政治和貿易政策進行討論。
閱讀全文
台積電將赴日設封測廠
日本政府力邀台積電赴日設廠獲重大突破。為分散美中貿易暨科技戰,以及南海地緣緊張升高等風險,在日本經濟產業省極力邀請下,台積電將與日本經濟產業省成立合資公司,在東京設立先進封測廠,台積電已成為美日制中建構半導體科技新防線的要角。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