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中國經濟疲軟跡象延續至8月份,加大了中國政府進一步採取措施刺激近期增長的緊迫性。

中國經濟疲軟跡象延續至8月份,加大了中國政府進一步採取措施刺激近期增長的緊迫性。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增加值和投資增長均有所放緩,失業率小幅上升,房地產市場繼續承壓。中國最近還公布 8月份出口增長放慢 且通縮持續。

這些數據總體顯示中國經濟在今年早些時候意外增長後已顯現疲態。另一個信號是中國遏制極端競爭的 「反內卷...

經濟部長龔明鑫16日舉行媒體交流會,提出新治水工程、能源轉型2.0、布局先進科技等政策。能源方面,他表示,將鼓勵屋頂型光電提早汰舊換新以增加發電量,並協助解決漁電共生問題,然再生能源在明年底的20%的目標,坦言「有很大的挑戰性」,仍希望積極達成。

另外,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指出,9月底、10月初之前,將盤點三個核電廠的狀況,並和社會大眾說明。

在能源轉型2.0方面,為持續發展再生能源,龔明鑫指出,...

關稅效應持續擴大,勞動部16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統計,本期共有333家企業通報、影響人數7,334人,其中,受對等關稅衝擊的企業為242家,人數6,246人,較上期通報的3,055人暴增3,191人。勞動部指出,製造業受創最深,尤以金屬機電工業中的「機械設備製造業」為重災區。

統計顯示,本期減班休息增加家數以製造業中的金屬機電工業最多,共有231家、5,731人,約占製造業逾八成。其中又以機械設備製造業最多,...

美國在台協會 (AIT)日前回應媒體提問指出,包括「開羅宣言」、「波茲坦宣言」及「 舊金山和約 」等文件均未決定台灣最終政治地位,引發爭議;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昨天受訪表示,這是他首次看到AIT如此具體的措辭,但符合美國長期政策。

經過在西班牙馬德里為期兩天的激烈貿易談判,美中雙方談判代表在15日宣布「已就TikTok問題達成框架協議」,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將於本週五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親自確認這項協議的最終細節。然而,這項協議仍存在諸多疑問與潛在障礙,包括是否符合 2024 年美國國會通過的相關法律。

中國大陸今個10月特別,即 中共 政治節日十一,與中國傳統節日中秋,同在月初的「黃金周」中, 在雙節之外,還有一件政治大事,即中共召開二十屆四中全會,這次中共中全會將是一次打經濟燈、轉政治向的會議。

史丹佛網路政策中心近期發布研究報告 《不確定性下的監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選項》 (Regulating under uncertainty: Governance options for Generative AI),主筆人為法國學者Florence G'sell,現為史丹佛網路政策中心訪問教授,同時擔任法國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數位、治理與主權講座教授,併為洛林大學(University of Lorraine)私法教授。其中第五章盤點各國管制趨勢,頗值我國參考,下摘述其要義,並進一步回顧我國立法過程,並予檢討,以供各界進一步探尋未來政策分針。

《財劃法》爭議持續延燒。政大財政學系名譽教授曾巨威表示,新《財劃法》釀成朝野對立,朝野雙方應進行協商與合作,並尊重財經專業,透過修法來解決問題。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則認為,《財劃法》公式分母錯誤的問題,透過優先法案很快可以完成補正,財政部應該先算出補正後的分配額、一天就可以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