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1/15~1/19)重要新聞回顧

【水水台灣】

碳費費率怎麼收?環境部籌組審議委員會 即起公開接受推薦

台灣自今(2024)年起,正式進入碳有價時代,其費率將通過「碳費費率審議會委員」討論訂定。環境部今(18)日宣布公開接受各界推薦碳費費率審議會委員,徵求「環境」、「能源及資源」、「經濟及財務會計」及「法律」等4類專長領域專家。

 

延伸閱讀1:明年碳費開徵,但歐盟收的是「碳稅」 兩者哪裡不同?台灣為何不跟進?

延伸閱讀2:薛富盛支持進口商品收碳費 審議會春節前難召開

延伸閱讀3 : 降低電力排碳係數 躍台灣第一要務

 

台電估2024用電量創新高 將增四部燃氣機組上線史上最多

台電公司16日公布年度統計資料,去(2023)年度全年售電共2300億度,較前(2022)年小幅度減少,但台電預估今(2024)年尖峰負載創歷史新高,增加至4100萬瓩;為此,今年將有四部燃氣機組上線,打破一年新增最多機組的紀錄。

 

延伸閱讀1:景氣回溫、半導體投產…台電估今年尖峰負載4100萬瓩 用電將創新高

延伸閱讀2: 新國會「核電廠延役.重啟核四」 台電:依循政策

延伸閱讀3 : 台電2023年虧1,985億 就算漲電價今年再虧逾1,850億元

 

【公與義】

賴清德勝選、國會三黨不過半 2024選舉結果一次看    

根據中選會的開票結果,2024年賴清德、蕭美琴的組合以558萬6019票勝出,得票率超過4成(40.05%),其次為侯友宜、趙少康33.49%,柯文哲、吳欣盈26.46%居第3。;國會選舉結果,藍綠兩黨態勢翻轉,且三黨都不過半。113席立委席次以國民黨52席最多、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以及無黨籍2席。

 

延伸閱讀1:35張圖表,帶你看2024大選關鍵結果

延伸閱讀2:國會延長賽 藍綠出招拒白牽制

延伸閱讀3 : 看台灣大選結果 美專家:不會增加戰爭風險

 

執政者永遠的對立面 施明德病逝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於15日生日當天病逝,他在解嚴前對抗國民黨威權體制,解嚴後持續投入民主化運動,2006年發起倒扁運動,從過去並肩作戰轉向站在民進黨對立面,用行動展現他是永遠的反對派。他的兩位女兒施笳、施蜜娜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施明德「沒有忌日,只有生日」,「他一生所捍衛的精神和價值,只會不斷地在我們的世界裡誕生、長長久久的茁壯」。

 

延伸閱讀1:「有權力時為台灣拚命被鬥垮」 陳文茜悼施明德:台灣不會有第二個巨人為大家犧牲

延伸閱讀2:綠營已無施明德

延伸閱讀3 : 還原真正台灣歷史正義 許信良呼籲國葬施明德

 

世界經濟論壇 中美科技戰交鋒

過去一年全球颳起人工智慧(AI)旋風,中美歐等主要經濟體在今年初世界經濟論壇上隔空交鋒科技議題。中美就晶片禁令叫陣,中方批評美國歧視性措施干擾全球經濟。美方則回應,對中國的措施僅是「限制」,而非「封鎖」。

 

延伸閱讀1:中美科技戰加劇,微軟亞洲研究院還會留在中國嗎  

延伸閱讀2:中國政策將成美國總統選舉攻防議題 美中晶片戰將越演越烈

延伸閱讀3 :  台上和談台下激鬥 美中爭奪AI主導權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31日突然宣布6月15日起,對產自台灣的潤滑油基礎油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
針對經濟部長郭智輝拋出2030絕對不缺電一說,行政院長卓榮泰31日表示,政府有絕對努力跟決心,要持續安全穩定的供電,...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30)日率領副院長鄭麗君、秘書長龔明鑫等人拜會立法院民眾黨團,在交流過程中,民眾黨立委張啟楷問及電力問題,他表示,AI、...
能源政策首重電夠不夠 其次才是低碳、淨零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上任後昨日首度談到對能源政策的看法;他直言,自己不排斥核電,關注的是電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