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前瞻與決斷「國土規劃—政策環評與民眾參與」研討會

時報文教基金會所發起主辦,但是獲得內政部,交通部,環保署,經建會,水利署等單位的全力參與,包括行政院長,幾乎所有政府裡與國土規劃政策擬定與執行相關的首長都參與論文報告或是擔任與談人,與參加的民間團體及學者有直接的互動,同時因為首長出席,我看到各部會的局處主管也都坐在台下當學員。

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能夠邀請到平常很難得可以見到到面的這些官員,同時可以在一個公開與正式的場合說明理念,並且接受學者與民眾的檢視,由首長親自站上第一線為政策作辯論,姑且不管這次研討會是否可以滿足各方的期望,單單在二天時間中能聚集這麼多與國土規劃有關的首長或學術界的前輩,然後也預留夠多時間給參與的民眾或民間團體提問。完成這複雜到近乎不可能的挑戰,就值得我們為時報文教基金會喝采,我個人也對於余範英董事長的熱情與執著致上最大的敬意。

余董事長在會中曾說明,時報文教基金會十多年來一直持續關心台灣的河川問題,後來發現河川牽涉到水源森林的保育,最後又瞭解到國土規劃更是不得不一起 包括進來討論的,雖然這二年來她一直很客氣地申明,他們力量有限,沒有能力也沒有企圖「包山包海」,但是我知道余董事長這二年多,參與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一直是最具有行動力也最認真的實踐者。

余董事長在研討會舉行前與進行中,和我提到,她覺得民眾參與應該是國土規劃中重要的一環,因此特別重視「草根行動」這樣的主題,並且請我以民間團體的身份來主持這個議題。

面對在座的前輩與先進,我這麼資淺又不專業的人,一方面當然是很惶恐,但同時我也有些感慨。

正如後來舉手發言的文魯彬律師提到的:「……我覺得現在的環評或環境議題,民眾參與太多了,往往該參與的人沒參與,不該參與的人參與……」,沒錯,地 方派系是民眾,既得利益者也是民眾,黑道角頭更是民眾。在地方自治,地方自主的趨勢下,愈來愈多工程開發及建設的權利下放到基層來決定時,地方政府有能力 進行專業且前瞻視野的評估嗎?地方政府能免於地方利益團體或政治勢力的要脅嗎?

在選舉考量,或者暴力威脅,或者「不擋人財路」明哲保身的心情下,所謂地方參與會不會形成劣弊驅逐良弊?我覺得國土規劃的崇高理想與永續發展觀點,往往就被地方的小型工程,一點一滴,鯨吞蠶食掉了!

在這種兩難的矛盾下,或許具有公信力,且有實質草根影響力的地方公益團體,這種善的滙聚,恐怕是國土唯一可行的守護力量!

相關新聞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昨天走馬上任,明天將赴立法院財委會報告業務推動方針,彭金隆在今天送交財委會的書面報告中表示,...
新任閣揆卓榮泰於20日正式上任。面對能源議題,他指出,會持續穩定、安全供電,並繼續發展綠能,追求「非核家園是不可放棄目標」。
台灣總統賴清德週一宣誓就職,誓言要在面對中國壓力和海外戰爭肆虐的情況下保持台灣民主的安全,這些壓力和紛爭給西方的持久力帶來了不確定性。
中央銀行20日公布第一季國際收支,金融帳淨流出291.9億美元,已連55季淨流出、續創史上最長紀錄,累計過去近14年來,淨流出約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