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觀點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意義不只在教會某項技能,而是一個國家,甚至一個民族文化、精神、價值的延伸;學校存在的意義更應當是「各種人文精神與學問匯集」處,也須肩負起「為世界上所有人提供可真實對話的道理和意義」。

背景說明

國內高等教育自1990年代快速擴張,形成大學、研究生滿街跑的現象。根據教育部資料,2015年台灣預期受教育年數為16.6年,若扣除學前教育,每位國民預期正規教育達15.6年,相當於大學四年制畢業。儘管台灣擴充高等教育使受教率提高,但教育的本質與未來就業產業間連結,一直是難解的問題,而大學究竟要成為思想的堡壘還是職場前哨站,更是近年屢屢引發思辨的論戰題。在科技發展快速的今天,教育更涵括一個國家的核心理念,成為需要重新衡量的課題;且考量到經濟發展與就業市場的多元變化,我們更需跟上腳步,面對傳統與創新拉扯下的挑戰。

活動照片

  • 2022 藝術零距離 與兩廳院進入偏鄉國中

    2022 藝術零距離 與兩廳院進入偏鄉國中

  • 2017 請給孩子一個機會座談會

    2017 請給孩子一個機會座談會

  • 2013 種籽營學員照

    2013 種籽營學員照

  • 2013 種籽營 大合照

    2013 種籽營 大合照

  • 2014 兩廳院圓夢計畫大合照

    2014 兩廳院圓夢計畫大合照

相關文章

清華大學梅貽琦校長曾說:「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在高等教育逐漸技職化的今天,政府的施政方針是否能還給大學自由辦學、群聚天才的風氣?值得我們深思。

立法院教育委員會近日初審通過「大學法」修正草案,其中擬將校務會議中學生代表比率,從現行的十分一提高至五分之一,引發校方與學生之間兩派不同意見的熱議。政府在教育規劃與青年施政上,是否能採納多元說法,長遠為政策籌劃,將成為全民應關注的焦點。

編者按: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下,貧富差距更加擴大,要追求社會正義顯得越發困難;特別在東亞國家,對於學歷與職業上的追求,無疑是雪上加霜。逢甲大學特聘教授侯勝宗,藉由哈佛大學桑德爾教授所出版的《成功的反思》,思考在疫情期間,哪些職業缺一不可?進而點出何謂整體社會應重塑的價值。

編者按: 網路發達的今天,虛擬社交已成日常,但也衍伸出不少現象,近年來「社群恐慌」問題(Fear of Missing Out,FoMO),在青少年族中發酵,有高達9成的人曾有任一項社群恐慌狀況。兒福聯盟針對此現象,於22日舉行臺灣兒少網路社交行為暨社群恐慌現象調查發表記者會,揭露新興社群平台對兒少的影響。在社群媒體的侵蝕下,下一代是否有辦法維持身心平衡,值得持續關注!

編者按: 近年來社會不斷強調提升與改革,但在創新與保存價值之間,我們視乎缺少了平衡,也漸漸失去珍貴的價值。由台大植物所張姓副教授所發生的憾事,可以一窺大學教育目前在行政中的眾多缺失;教授一職本應專注在學術研究與教學,卻淪為升等之路下的犧牲品,令人遺憾。要如何回歸教育本質,找到屬於這世代的價值核心,是不容忽視,更刻不容緩的要事!

編者按: 資訊爆炸的年代,如何獨立思考,成為下一個世代需要培養的重要能力。看中央院經濟所研究員林忠正老師,如何用敏感的"釣魚台是誰的?"當開場白,檢視學生思維方式,反省自身不足,才能打破框架,一起努力大步往前。

編者按: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兩年,除了顯而易見的經濟損失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5日也表示,因為COVID-19疫情,學校關閉遠距上課,缺乏同儕互動等情形,已讓全球兒童在身心發展與教育上,蒙受「幾乎無法彌補的」損失。

編者按: 在人人幾乎都能讀大學的時代,大學課程除了專業科目外,學生也能夠自由選修各項課程;但根據網路統計,多數人認為必修中的「國文」,對畢業後發展毫無用武之地。而台灣大學近日也舉行國文改革公聽會,學生會提案廢除大學國文必修,改列通識課程。引發相關討論,到底大學是職業的前哨站,還是培育人文文化思維的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