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全台各醫院急診壅塞未解, 台灣急診醫學會昨晚緊急發文直指,根本原因在於「可利用住院床位」不足,而非流感、腸胃炎等輕症病人造成擁擠;近期多數醫院因各種原因關閉病房,壅塞更加嚴重,「若問題持續,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建請政府機關正視並採取有效措施。
美國多個媒體報導,烏克蘭已同意美方提出的「礦產換美援」協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該協議將於周五(28日)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舉行簽約儀式。被問到烏克蘭可以換得什麼?川普僅表示「繼續戰鬥的權利」;根據金融時報指出,最終條款缺乏明確的安全保證。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投資公司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22日發表致股東的年度信函,宣布波克夏現金儲備創下3,342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相當於新台幣10.9兆。而素來避談政治的巴菲特 罕見地向美國總統川普喊話,建議政府善用納稅金、照顧受到不公待遇的無辜人,還有維持穩定的貨幣。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周年之際,美國在聯合國的投票立場出現明顯轉變。川普政府時期,美國的政策開始與歐洲盟友產生分歧,甚至在某些決議中與俄羅斯站在同一陣線。
農曆春節期間醫院急診室壅塞現象迄今未解,民怨沖天,行政院長卓榮泰24日急召衛福部長邱泰源聽取報告。衛福部表示,已持續協助醫院調整醫護人力及病床,並強化轉診分流機制,近日有部分醫療院所進行院內調度,已舒緩急診壅塞情形。民團則批評,衛福部只會喊空話,將床位不足的責任推給各醫院,呼籲政府拿出更積極作為。
黃煌雄表示,衛生署(現在的衛福部)從張博雅、李明亮到楊志良等三位前署長,都展現「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風骨,這是政務官最基本要素,衛福部團隊若有這種堅持,相信未來健保30年永續應該更值得我們樂觀。
美國國務院上週在官網網頁更新了有關台美關係的內容,在其中一段刪除了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文字,並加入「我們(美國)冀盼兩岸分歧能夠透過自由而非脅迫、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的內容,引發北京強烈反彈,稱此舉發出「嚴重錯誤信號」,要求白宮停止「以台制華」。台灣外交部則對美國政府支持台灣參與國際外交及深化台美關係表達感激。
繼對加、墨課徵25%關稅再暫緩、對中課徵10%關稅後,美國總統川普再宣布對進口鋼鐵與鋁製品徵收25%關稅,這次並非僅限特定國家,而是對著全世界來。在「美國優先」政策掛帥下,川普的關稅貿易手段愈玩愈上手,較之川普1.0主要針對中國,這次川普2.0版本矛頭指向全世界,力道更猛、更強,全世界都準備迎戰,全球保護主義浪潮已經掀起。應證張忠謀之前提及的「全球化已死」的事實,如今幾乎重演100年前世界關稅戰爭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