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本土疫情拉警報,桃園一次匡列5000人隔離,學者憂心SARS當時,造成民間消費實質成長率僅剩0.8%,無明顯症狀即會傳染的新冠疫情對民間消費衝擊更大。商總主席賴正鎰更點名旅行社、飯店業、購物商城、中藥商、遊覽車業至今仍無法走出產業隆冬,淪為2021年服務業5大最慘產業,大聲疾呼,籲政府應推出「紓困4.0」等4大措施,避免再度掀起一波業者關門倒閉潮!

疫情指揮中心24日晚間召開臨時記者會,下重手處理案889可能衍生的相關危機,中山醫大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說,這證實了他個人的擔憂,回溯匡列5千人強制隔離,若還是找不出感染源,疫情警戒層級將升到第二級,最可怕的是,一旦社區也抓出不明來源的確診病例,且病例急速爆量,疫情警戒將推進第3級,大幅影響我們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也重話表示,「疫情恐難善了」,並且疾呼:公布鉅細靡遺的確診者足跡,再配合上時間、地點相匹配的接觸民眾強制大量篩查,才能有效撈出密切接觸與非密切接觸的感染者。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今(21)日表示,國發會將擔任私募基金(PE)主管機關,只要經過國發會資格認定的PE,將開放保險業資金投資,目的是引導保險資金投入公共建設、5+2產業及6大核心產業,國發會將在2月底提出相關作業要點。

近年來網路普及與智慧型手機的問世,每人每日要處理的資訊量比起二十年前要多出五倍,人們共享相同的平台,轉瞬間取得信息,文化疆界就此被打破,人文價值在科技洪流下遭遇衝擊,許多傳統價值正逐步式微甚而凋零。通訊發達本該使溝通更為順暢,然台灣近年來海內外瀰漫對立氛圍,意識形態之爭凌駕,同溫層效應下對意見相左對象更缺乏包容,台灣本該是自由民主的聖地,關懷同理的文化卻常被個人主義取代,社會間越來越傾聽不見彼此的聲音。 雲端時代到來,社會傾向講求速度與效率,...

環保署今(20日)舉辦《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溫管法)修法座談會,包含石化公會等產業界代表出席表達立場,認為碳費徵收不公,只針對製造業,應該改為隨電、隨油徵收,達到所謂的全民減碳。工總更打算提出產業版的《溫管法》修正草案。

部立桃園醫院院內染疫人數已達10人,疫苗接踵再次受到重視,衛福部長陳時中去年底宣布,最快今年3月即可取得新冠疫苗,但這項計畫似乎即將跳票,陳時中20日坦言目前疫苗採購談判受阻,理由為廠商產線出狀況,相關談判最快還要等數周才會有更明確消息。但國內疫苗研發傳出好消息,陳時中表示,目前1家有條件通過,1家1月底應該會通過,2家都算順利。

美國準財政部長葉倫警告貿易夥伴,不要進行匯率操縱。她標榜了匯率應基於市場法則的重要性。相關談話是她被提名出掌財政部以來,表達拜登政府未來國際經濟政策最詳盡的一次。

金管會去年6月啟動法規盤點,將不合時宜或重複的法規停用、簡化或整合,首階段已於去年底完成檢討、共下架1254條不合時宜的法規,後續將繼續盤點8065則法規,目標2024年6月底前完成檢討,以利業者降低法遵成本、並提升金融監理效率。

此外,2017年10月起實施的國發會法規鬆綁專案,請各部會定期提供成果、彙整後按季公告。據統計,截至去年第三季金管會累計鬆綁154則,在各部會中稱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