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美國聯準會(Fed)利率已連二凍,但保留升息可能性,台灣央行是否再升息亦受關注。央行總裁楊金龍9日在立院財委會備詢時指出,目前美國、英國、歐元區、加拿大、澳洲利率幾乎都已到最高點,台灣利率也是慢慢達到高點,但他仍再三強調:「升息循環還沒有結束」。
非揮發性 記憶體 發明人施敏11月6日離世,享壽87歲。 台積電 今天表示,對於施敏離世深感惋惜,施敏在全球 半導體 產業厥功甚偉,其在非揮發性記憶體的鑽研成果對整體產業影響深遠,並見證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與茁壯。
「拜習會」據傳將於15日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舊金山峰會場邊舉行,美國新聞網站《Axios》8日援引多位消息人士獨家報導說,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會上宣布重啟軍事溝通管道;拜登政府希望進一步穩住美中關係,降低發生軍事誤解的危險。
APEC舉行前夕,台灣擴展經貿關係再突圍!台英雙方8日正式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ETP),將盡速就數位貿易、投資、再生能源與淨零碳排等三項議題展開談判,這是台灣首次與歐洲國家建立進一步經貿關係的框架基礎。行政院長陳建仁說,台英ETP將有助於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台灣民眾抵抗意志的高低,一直是台灣、中國、美國間互相角力、互相投入與抵銷的過程。
國際收支數據顯示,中國首次出現季度外國直接投資(FDI)赤字,突顯出在西方政府採取「去風險」措施後,北京方面在吸引海外企業方面面臨的挑戰。
根據週五晚間公佈的中國國際收支初步數據, 7 月至 9 月期間直接投資負債(衡量外國直接投資的指標)為赤字 118億美元。 這是中國外匯監管機構自 1998 年開始編制數據以來首次出現季度缺口,這可能與西方國家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對中國「去風險化」的影響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