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今年起排碳有價!依環境部規畫,今年第一季碳費將由碳費審議會拍板,排碳2.5萬噸的事業單位明年將要繳交碳費,環境部3日與環團座談時卻表示,擬提供各廠2.5萬噸的免徵額度,環團當場批評,如果有公司刻意化整為零,就能獲得更多的額度,且以碳費一噸算300元共500餘家,碳費恐減徵37億餘元。

日本石川縣的能登半島地震,發生於新年1月1日的下午4時10分,為規模達7.6、震源深度10公里的強震,日本氣象廳也在地震後不久發出「大津波警報」(津波即日文的海嘯),儘管海嘯警報已於2日上午10點全面解除,至今仍有頻繁餘震,各種災情持續引起國際關注。

證券交易法明白規定,上市櫃公司必須申報「財務報告」和「年報」。如果發行新股票,必須編製「公開說明書」;辦理公開收購時,應編造「公開收購說明書」,但沒有一個條文規定「永續報告書」。

環境部29日公布「碳費收費辦法」條文草案,在外界最關心的減量額度部分,國內減量額度有三大來源,包括自願減量專案減量、抵換專案減量額度、以及先期專案減量額度,將會設計不同扣減比率,至於國外減量範疇將會另訂,但是在額度部分,則會參考新加坡作法,上限定為5%。

資源能夠循環使用,就必須要結合產品設計與技術創新,加上回收、處理、再利用等機制,建構出完備的循環系統並提升循環效率,否則就容易使資源變成廢棄物或垃圾,甚至形成污染問題。

全球供應鏈近年來進入重大重整期,除美中競爭、去風險化考量外,永續及人權等要素從自願遵守到法制化的發展,也是台灣公私部門需要加速準備、接軌的重要趨勢。供應鏈反映永續及人權要素的法制化,在近期出現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就是歐盟議會與理事會今年12月針對「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達成政治性初步共識的發展。

碳交所22日將啟動首批國外碳權交易,環境部長薛富盛19日直言,外界別將碳交所視為證交所,投資應回到股市,也別將碳權交易當成短線投資。他並提醒,國外碳權暫時不能抵減碳費。

立法院12月19日三讀通過囤房稅2.0修正草案,預計將在2024年7月實施,並於2025年5月課徵。針對非自住住家房屋改採全國歸戶,稅率調升至2%至4.8%,地方政府皆必須訂定差別稅率,並採全數累進課徵,財政部預估96.8萬戶~135.8萬戶將受調高稅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