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環保署10月預告修正草案,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納入2050淨零碳排目標、收「碳費」並專款專用。

中央銀行4日公布第三季理監事聯席會議議事錄摘要,指通膨動向為「數位理事表達關切」,討論重點較上季開會進一步關切到家計部門的通膨預期,認為會比實際值高出許多,建議央行要對通膨預期及調查方法進行更多研究,特別是轉變的重要訊息。

日本經濟新聞金融部長河浪武史撰文分析,量化寬鬆原本是中央銀行為增加金融市場的資金量,向銀行等購買國債等手段,此時美聯儲縮減量化寬鬆,金融環境有可能從「貨幣寬鬆行情」迅速轉向「貨幣緊縮行情」。從全球範圍來看,政府債務和民間債務都處於歷史最高水平,面對利率上升顯得脆弱,貨幣緊縮還需要推進世界經濟的結構轉型。

河浪武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11月3日敲定了分階段縮減在新冠危機下啟動的量化寬鬆、...

香港恆大集團風暴至今未歇,甚至連美股都遭波及,恆大風暴會擴大嗎?政大金融系兼任教授殷乃平表示,恆大集團不只涉及房地產市場,還會對大陸的金融市場產生連鎖效應,甚至波及其他企業是否也會遭債權人債權緊縮,因此大陸政府態度很重要,如果處理不好,後遺症遠比大家想像的大。因為如果大陸金融市場及房地產市場出問題,會拖累世界金融市場。

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將於本(11)月開始啟動縮減購債(Taper),每月縮減150億美元購債規模,並預計於2022年中結束,短期基準利率維持在0至0.25%的區間不變。

COVID-19之後,多國經濟停擺影響政府稅收,甚至還需提升財政支出來刺激經濟,多國政府舉債不斷攀高,主權債務危機隨之上升,各國為紓困救經濟瘋狂印鈔票,學者專家認為,這雖是不得已的做法,但也應尊重央行的獨立性,並應維護財政紀律。

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舉辦「東吳企管財經講堂」第五季第四場次,主題是「政府財政新幻術!無上限財政赤字與新貨幣理論?」與會專家學者都認為,為振興經濟「被迫」大量印製鈔票,是不得已的做法,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以後會由後代子孫來還的。

房價居高不下,引發民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日排審立委所提各版本的《房屋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囤房稅),財政部長蘇建榮指出,囤房稅不是解決高房價問題的萬靈丹,財政部會在3個月內提出修法評估及報告與地方政府溝通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