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根據路透社所見文件,美國和歐洲聯盟已同意未來10年將甲烷排放量減少約1/3,並號召其他主要經濟體響應。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指出,全球食品價格在過去15個月大漲40%,為2010年糧價飆升引發阿拉伯之春動盪以來的最大漲幅,使新興市場承受巨大壓力,窮國陷入若出手抑制通膨,卻可能導致經濟趨緩的困境。英國智庫也指出,氣候變遷將使2050年前農作物收成減少30%。

世界銀行今天警告,到2050年,可能有多達2億1600萬人會因農業生產減少、缺水等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而被迫離開家園,並在國內遷徙;不過世銀也表示,此事並非既定事實。

2021年,除了新冠病毒肆虐,更有不少國家因極端氣候受創嚴重。

「前哨預策」創辦人范疇於《經濟日報》撰文指出,若把地球視為一個含有大量分支、但利益結構並不相容的機構,這機構資不抵債有如經營上破洞百出;以台灣的經濟體量以及被迫的國際孤立,影響不了地球下一步究竟是減資還是破產的方向,但真正威脅,落在地球不幸陷入破產路線時,台灣是地球公認的戰火起燃點之一。

國立台北大學前校長、前財政部長、余紀忠文教基會會種籽營導師何志欽,在2013年出版的「國家為什麼會破產」乙書推薦序中提及,「國家破產」距離我們很近,舉「好債」進行基礎建設等用途,不但創造經濟效益,甚至帶動經濟成長,提高國內生產毛額(GDP),再造乘數效果。反之,只會惡化國債問題,導致「壞債」的沉重壓力拖垮國家經濟發展。

中央銀行即將在23日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議,知情人士透露,在理監事會議召開前,央行已先行著手規劃新一波專案金檢,標的鎖定土建融、工業區閒置土地放款、豪宅貸款和投資客貸款成數與利率等四大項目,被視為是先進行監理措施成效的「沙盤推演」。

日前赴美參加「台美特殊管道會談」的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外交部長吳釗燮,昨傍晚搭乘長榮航空抵達桃園機場,令人意外的是,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在相隔不到1小時內,搭乘美國聯合航空,從舊金山直飛,抵達桃園機場。AIT對孫曉雅赴美目的為何,是否與顧、吳同行,並出席特殊管道會談,皆未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