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環保署長張子敬18日在立法院表示,有關收取碳費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下會期就會送立法院審議,未來碳價徵收將採取總量管制及交易平台兩制度併行,企業可將減量的額度出售,碳價也許會比政府訂定的更高,這才能促進企業真正減排。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剛結束,會中通過「格拉斯哥氣候協議」,明確點燃要終結燃煤時代的信號。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昨為此提出七項政策建議,呼籲政府加快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

二百年來因工業革命帶動大量製造及人類生活消費習慣改變,導致碳排放長期累積,造成地球氣候變遷,且對下一代及未來帶來危機,要化解這危機,人人都需採取行動。

「習拜會」引發全球關注,德國總理梅克爾指出,雖然當前對中國須更加小心,但德國及歐盟都應該繼續與中國合作;李顯龍稱,中美恐誤判台海問題;前英國首相布雷爾表示,中國應要清楚瞭解到,「台灣不同於香港。而西方對這點存有強烈看法」。

《聯合報》報導,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陳博志表示,過去幾年有些重大事件發生,特別是疫情,造成世界上很多產業的改變;展望明年,台灣若能利用這些大變化帶來的機會,將會是迎接創新叢生的時期。

編者按: 新冠肺炎持續延燒,即便研發多款疫苗,抗體仍會隨著接種時間逐漸減弱,且少數人對疫苗不會產生反應,要如何與疫情共存並發展生技產業因應衝擊,成為各國必要思考的議題。以雞尾酒療法聞名國際的愛滋病毒權威何大一博士,日前接受《TVBS大師講堂》專訪,針對新冠疫情的發展給出見解與建議,他更提到: 「疫情是全球維安最大的威脅之一,和氣候變遷是同一等級。」。

氣候之家報導,13日各國甫簽署格拉斯哥氣候協定,要在2022年底前提出更積極的2030年氣候計畫,但澳洲等主要排放國已表示他們不打算這麼做。

OECD通過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將在2023年上路。財政部表示,為與國際稅制接軌,維護我國課稅權並建立公平合理租稅環境,將推動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上路,並審慎評估將12%的營利事業基本稅額徵收率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