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有關碳中和、淨零碳排、淨零排放已成為熱門的議題,然而它們之間的差異與意涵為何?真正了解它們的差異,才能避免「淨零排放」淪為口號。

路透社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杜拜舉行,與會各國希望會中可就增加再生能源產能達成協議。會議談判焦點將是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ParisAgreement)執行狀況的差異,該協定確立了將暖化增幅限制在1.5度的目標。

歐盟科學家週三表示,今年「幾乎肯定」將是125,000年來最熱的一年,此前數據顯示上個月是該時期全球最熱的10月。

政府至今仍無法有效切割黑金結構,放縱劣幣驅逐良幣,不僅合法業者無法依據正常程序進行開發,延宕國家能源轉型的速度,歐美各國投資者也有所疑慮。尤其當地方政府與民意代表收受業者賄賂好處,嚐到甜頭後,不僅不再善盡監督管理之責,甚至帶頭反對抗議地方綠能建設,假綠能保護之名,行黑金分贓之實,貪腐牟利。統計二○二一至二○二二年就有六十起綠能行賄案,成為台灣淨零轉型的絆腳石。

觀光產業因為汙染比製造業低,被稱為無煙囪工業,但實際上碳排並不低,占全球碳排量約八%。從交通運輸、購物到住宿餐飲都各自有影響。政府本規畫旅宿業在今年七月一日實施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後又宣布延至二○二五年實施,殊為可惜。

最近有位客人在社群網路裡貼文,抱怨我們的 酒店 不提供客人牙膏牙刷等一次性備品,引起很多討論。批評和贊同的聲音約略六比四,比起一年多前類似的貼文是九比一,已經顯示趨勢上能接受的比例逐漸增加。

從二...

必須要釐清的癥結是,漂綠的問題,不在「多種樹」或「買碳權」等行為,而在於碳權交易的「市場失靈」。回到「世界經濟論壇」所列舉的兩種漂綠態樣,一言以蔽之,其實就是在「資訊不對稱」下,所衍生的市場失靈問題。

「漂綠」是由表示人為刻意的「漂白」與象徵環境永續的「綠色」,所合成的一個新詞;用以說明企業、其他組織或政府,以某些經濟活動展示其對環境永續的付出,但實際上卻是反其道而行,甚至對於環境造成更大的傷害。

...

台灣必須心裡有數,要在二○四○年終結塑膠汙染,石化與對塑膠依賴高的產業勢必面臨政府去除對化石能源補貼,以及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帶來的碳價格之雙重成本遽增的壓力。台灣已經沒有陶醉在廉價塑膠的石油經濟舒適圈的條件,不清醒,二○二四年「全球塑膠公約」對台灣絕對會是一個災難!

全球的氣溫不斷飆升,為了降溫大家只好拼命開冷氣,然而冷氣排放會導致全球暖化加劇,造成惡性循環。近日,全球數十個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及美國,正在磋商「全球冷氣承諾」(Global Cooling Pledge),計劃在2050年前,將冷氣相關排放量減少68%以上,這項承諾將於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中正式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