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美國聯準會(Fed)22日做成「偏鷹」決議,暗示最快可能於11月決定購買資產計畫「退場」的流程與規模,且有半數決策官員預測最早將於明年升息,比原先預估時點進一步提前。主席鮑爾仍堅持通膨升高只是「過渡性」,貨幣政策仍維持寬鬆,「退場」與升息並無直接關聯。

綜合報導,台灣22日已正式遞出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申請,23日行政院會將聽取此一報告案,隨後將由政委兼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偕同經長王美花對外說明。鄧振中22日表示,加入CPTPP台灣已經準備好了,現在是提出申請的最好時機。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趙文衡於今年初曾撰文指出,中歐投資協定引起美國很大反彈,這是北京利用美國政權交替期間,對華盛頓中國政策的直接挑戰,美中角力進入新的回合。下一個戰場將會在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編者按:根據內政部的資料統計,我國已開始走向人口負成長,少子化引發的國安疑慮正在發酵。立法院上周開議,教育部明年歲出總預算編列達2761億元,創下歷年新高。對此,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指出,樂見教育經費增加,尤其針對少子女化的問題,更應對症下藥,提出具體對策、把錢花在刀口上。

正處於水深火熱的大陸地產商恒大化解危機有望。外媒報導,大陸官方已為恒大制訂重組方案,擬將其一分為三轉變成為國企,預計數日內就會對外公布重組方案。官方亦下達指示,要求恒大專注完成手上建案並避免美元債出現違約,以防堵危機進一步擴大。

綜合媒體報導,恒大集團引發的風險連鎖反應,全球的金融市場警惕,中國認為住宅價格上漲是造成中國貧富差距問題的原因之一,正在對房地産行業加強監管,恒大危機有可能對金融系統造成負面影響,總債務額相當於中國名義國內生産總值(GDP)的2%,IMF認為北京有能力避免風暴擴大,橋水達里歐也推斷,恒大負債是完全可控的。

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於《中國時報》撰文指出,政治與權力永遠是北京中南海戰略議程的重中之重,領導人的權力鞏固以及政治繼承主導著中國大陸的政治、經濟、社會乃至於涉外政策。雖然共同富裕有諸多符合普世標準的社會意涵,但不可避免地帶有中國特色的政治目的。

《金融時報》報導,美、英、澳三邊協議不僅破壞了法國與澳大利亞的潛艇交易,還無情地讓歐盟和法國又一次領悟到它們在後冷戰時期影響力不斷減弱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