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編按:《工商時報》社論指出,當人類歷史邁向「數位世界」,「資料」又將取代「石油」成為驅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能源之際;數位世界所需的數位環境(5G、人工智慧、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疫情中更有感受,政府應正視數位問題,數位環境亟待加強和改善。

中央銀行將於17日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議,國內經濟學家指出,對於這次的央行理監事會議,經濟學者們最關注的首要問題是,面對國內嚴峻疫情,從事外銷的中小企業「壓力山大」,面臨原物料大漲、新台幣匯率強升的雙重壓力,該如何因應?其次,內需產業急凍,政府與央行紓困措施能否將資金送到需要的企業與民眾手中?

全台三級警戒持續,勞動部今天公布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數據,經勞雇雙方協商後減少工時的事業單位有625家、實施人數6383人,比上期增加158家、1318人。其中,住宿及餐飲業1周新增477人,衝擊最明顯。勞動部官員分析,雖不少店家轉作外帶、外送,但仍有店家轉型困難;此外,官員指出,相較過往實施減班休息天數多為每月休9至12天,近期減班以月休1到4天居多。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工總發布最新調查指出,製造業面臨五缺:缺疫苗、缺紓困補助、缺料、缺櫃、缺工;《日經》報導也提及台灣企業面臨八重苦:缺水、缺電、新冠患者猛增、缺疫苗、半導體零組件短缺、人力不足、集裝箱及包裝才短缺、疫情打擊海外基地等。政府在面臨疫情挑戰及振興紓困時,更應聽聽產業與人民的建議。

美國參眾議員17日同步在參眾兩院重提「台灣防衛法案」,確保美國具有阻止中國入侵台灣,不會造成既成事實的能力。路透社報導,美國眾議院民主共和兩黨議員試圖促進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以作為美國國會對中強硬措施的一部分。

編者按: 衛福部食藥署十日公布國產新冠肺炎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標準,療效評估擬以「免疫橋接」方式佐證,「應檢附資料」則強調根據美國食藥局(FDA)相關規定制訂。此規定一出引發許多爭議,到底免疫橋接在國際上可不可行?目前國產疫苗若要通過國際認證的難點為何?以下為相關整理。

編者按:台灣原本是防疫的前段班,卻在上月中一夕間風雲變色,眼看在歐美逐漸展開後疫情新生活之際,對於亞洲46億人口的大多數人而言,今年剩下的日子恐怕與去年無異,許多人都在問:外出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減少出門的防疫例行公事何時能畫下休止符?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全球確診數已突破1億7千萬,造成超過380萬人口死亡,在這波疫情中,「無症狀」感染者在社區的流竄,似乎是除了病毒傳播快速之外,最令人頭痛的事,但本月一號在新加波的發現,為監控無症狀感染者的足跡露出一線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