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因應氣候變遷是當前全球重大課題,其中,如何在穩定能源供應的過程進行能源結構調整,以及如何在維持經濟發展的目標下從事產業結構調整,是兩項重要挑戰,而二者之間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編者按: 疫情爆發後,各國因應在家上班上課,數位科技需求爆發性成長。2021教育創新國際年會以「台灣數位教育元年啟動, 2030教育新未來」為題,邀國內外產官學者分享。其中,教育部將投入4年200億推動「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的政策成為與談的焦點話題。

行政院明年初將提出2050年淨零碳排路徑草案,國發會主委龔明鑫6日首度透露,會參考國際能源署(IEA)的指引,IEA的淨零路徑是2050年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約占70%,台灣也許比率沒有辦法那麼高,因為台灣地狹人稠,但恐怕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占比也要超過50%、60%以上,才能夠達到淨零碳排目標。

地方政府每兩年會重新規定公告地價,並作為地價稅的稅基,但現行公告地價遠低於市價,造成稅率過低,加劇囤房空置現象。

經濟評論家馬凱撰文指出,先進國家失業勞工潮築成民粹大軍,要求企業、資本回流,縮短甚至切斷供應鏈;川普挑起的美中經濟大戰引導市場走向分割等等,終於止息了卅年前開啟的一場革命。這個世界告別了空前未見的輝煌,迎在前途的,恐怕是一片黯淡。

環保署日前正式預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明文宣示台灣要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並正式納入碳費機制,由環保署針對排碳大戶徵收碳費,台灣終於要正式啟動碳定價機制,對於減碳而言,是相當正面的一步。

發表於「自然評論地球與環境」(Nature Reviews Earth and Environment)期刊的一項研究預示美國西部未來的降雪情況,在未來約35年至60年間,若全球暖化仍未減緩,美西許多州預計連續幾年將幾乎無雪,將威脅水資源,專家呼籲各界行動解決迫在眉睫的水資源危機。

英國人冬天需要用天然氣供暖,但費用不斷高漲,根據英國能源與氣候情報部份的報告顯示隔熱性較差的房屋經濟受創最嚴重,預計一年會多支付246英鎊的暖氣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