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歐洲央行結束了史無前例的連續10次加息,歐洲央行(ECB)政策制定者上月開會時同意保留再次加息的可能性,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本週警告稱,在對抗通脹的鬥爭 中,現在“開始宣布勝利”還為時過早,她呼籲利率制定者以及市場“留出一些時間”,看看抑制通脹的力量能多快發揮作用。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聯合國第28屆氣候大會(COP28)30日即將在杜拜開幕,全球將齊聚商討如何將暖化控制在1.5°C以下。但就在會議前十天,聯合國最新報告指出,溫室氣體(GHG)排放量還在上升,創下57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紀錄,再不加強行動,本世紀末的溫度可能比工業化前高出2.5~2.9°C。

比爾·蓋茲近期發表文章,闡述了他對於人工智能(AI)未來發展的看法。他認為,在接下來的五年內,人們將不再需要針對不同任務使用不同的應用程序。相反,他們將能夠用日常語言告訴設備他們想要做的事情。這種轉變將由所謂的「代理」來實現,這是一種能夠理解自然語言並基於對用戶的了解來完成多種任務的軟體。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週三(11/22)達成暫時停火換人質協議,原訂週四,以色列就能收到第一批人質,不過以色列官員週三稍晚表示,直到週五以前,都不會執行協議。

20國集團(G20)22日舉行視訊會議,俄羅斯總統 普亭 與會期間發表演說,稱俄國已準備好展開對話結束俄烏戰爭,並將雙方至今未和談的責任怪罪給基輔法令。

谷歌掌握的是搜索引擎的數據,蘋果是智慧手機,Meta是SNS(社交網站),亞馬遜是電子商務,這些可以統稱為個人數據或BtoC(企業對消費者)數據。據推測,個人數據佔全世界數據量的1成左右。那麼剩下的9成是什麼數據呢?它們被稱為工業數據。

ChatGPT 開發商 OpenAI 董事會在17日時,突然以「對執行長奧特曼失去信心」為由將其解僱,雖然OpenAI並沒有對換人一事多做解釋,但外界揣測,內部高層針對AI發展理念的背道而馳,應是導致奧特曼下台的真正原因。然而不到幾天,據外媒報導, OpenAI 董事會突然「一夜之間風格驟變」正與奧特曼討論,希望他重返 OpenAI 執行長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