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余紀忠講座邀請劉遵義院士談經濟全球化

今年第九屆余紀忠講座,特別邀請中研院劉遵義院士主講,以「經濟全球化下的前景與困境」為題。並邀請永豐金控最高顧問邱正雄先生擔任引言人,與劉遵義院士進行對談,希望透過此次的活動,引導社會大眾共同關注此一議題,積極謀求經濟全球化與社會正義間調合之道,善盡台灣為世界公民的社會責任。以下收錄活動相關報導。

活動資訊


活動日期2017/05/09
活動時間20:02

活動內容

今年第九屆余紀忠講座,特別邀請中研院劉遵義院士主講,以「經濟全球化下的前景與困境」為題。並邀請永豐金控最高顧問邱正雄先生擔任引言人,與劉遵義院士進行對談,希望透過此次的活動,引導社會大眾共同關注此一議題,積極謀求經濟全球化與社會正義間調合之道,善盡台灣為世界公民的社會責任。以下收錄活動相關報導。
2017-05-09 20:02 加入 Google 行事曆

中大余紀忠講座邀請劉遵義院士談經濟全球化

中大余紀忠講座 劉遵義:經濟全球化下,不應有輸家

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來源:台灣好新聞(http://www.taiwanhot.net/?p=450899)

由中央大學與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的「余紀忠講座」,9日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劉遵義院士談「經濟全球化下的前景與困境」。劉遵義談到,經濟全球化下,全球皆受惠其中,不應有贏家或輸家,輸家乃是內部分配的問題,無法用市場機制來調控,只能靠政府作補償。台灣經濟以出口為導向,應持續朝全球化發展。

劉遵義院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致力推動大學國際化;學術研究上,發表達一百七十多篇國際學術論文,2010年並獲頒中央大學名譽博士,他建立了第一個中國計量經濟模型,對「東亞經濟奇蹟」研究著力甚深。

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表示,經濟受到政治變動影響,世界經濟正處於極大不確定性,英國脫歐,美國川普政府主張美國優先、反全球化,法國和南韓大選,全球的經濟面向非常值得關注。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則鼓勵年輕學子,在金流、物流和人流的發展下,全球經濟瞬息萬變,「要能承擔,要先瞭解」,期待台灣年輕人能與時俱進,在全球化下找到自我定位。

講座邀請永豐金控最高顧問邱正雄先生擔任引言人,與劉遵義院士進行對談。台下台灣聯合大學系統總校長曾志朗院士、中大前校長李羅權院士、劉兆漢院士、前教育部長蔣偉寧和葉永烜院士均出席聆聽,現場座無虛席,走道均坐滿學生,顯示本場講座受歡迎程度。

劉遵義引用《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所說的「世界是平的」,全球化可深入每個角落,將市場規模擴大,規模報酬較易,無形資本回報率高,但也可能出現全球壟斷,出現準寡頭的競爭!

如何邁向更美好的全球化前景?劉遵義最終提出四項建議:政府在面對全球化的激烈競爭,可向受益的贏家課稅,對輸家提供補償,尤其是永久性的失業者。他舉例,台灣早期是製鞋大國,但在全球化浪潮之中,「能搬走的就業機會,就會搬走」,對年輕者,可提供再教育訓練,但對年長者,可補貼長俸。

其次是對短期的資本控管,避免短期投機炒作,鼓勵長期的資本;第三是朝改善社會安全網努力,建構更完善的機制。最後鼓勵投資無形資本,企業不斷投入研發和創新,才能永續發展。

劉遵義說,台灣早期能從低收入國家,晉升為全球經濟的一份子,主要拜出口貿易所賜,可謂全球化的得益者,應持續朝全球化發展而努力!

劉遵義:經濟全球化下 不應有輸家

記者楊明峰

來源:工商時報(https://ctee.com.tw/LiveNews/Content.aspx?nid=20170509005867-260405&ch=ch)

中央研究院院士劉遵義獲中央大學與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之邀,9日在「余紀忠講座」上,演講「經濟全球化下的前景與困境」。他認為,經濟全球化下,全球都受惠,不應分為贏家或輸家。輸家是內部分配的問題,無法用市場機制調控,只能靠政府補償。台灣因出口貿易關係,從低收入國家晉身為全球經濟的一員,是全球化的得益者,台灣應朝全球化發展而努力。

劉遵義院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曾發表達170多篇國際學術論文,2010年獲頒中央大學名譽博士。他建立第一個中國計量經濟模型,對「東亞經濟奇蹟」研究著力甚深。

劉遵義引用《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所說的「世界是平的」,全球化可深入每個角落,擴大市場規模,規模報酬較易,無形資本回報率高,但也可能出現全球壟斷,出現準寡頭的競爭。

劉遵義認為,政府在面對全球化的激烈競爭,可向受益的贏家課稅,對輸家提供補償,特別是永久性的失業者。他舉例,台灣早年為製鞋大國,因應全球化浪潮,「能搬走的就業機會,就會搬走」,對年輕者,可提供再教育訓練,但對年長者,可補貼長俸。

劉遵義說,對短期的資本控管上,應避免短期投機炒作,鼓勵長期的資本。更要朝改善社會安全網努力,建構更完善的機制。最後鼓勵投資無形資本,企業不斷投入研發和創新,才能永續發展。

中研院劉遵義: 國際熱錢炒作 研議課稅

陳碧芬/台北報導

來源:工商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510000120-260205)

國際熱錢搭著全球化便車,在世界各地快速流動,中研院院士劉遵義昨天強調,熱錢屬於短期資本,和用於注資產業的中長期FDI(外國直接投資)有兩個不對稱:年息不對稱、貨幣不對稱,創造投機空間,還造成匯率的震盪,他支持課徵托賓稅,「控制短期資本的流進流出」。

劉遵義強調,小型經濟體如台灣、香港都是百分之百依賴出口,長期以來都靠國際貿易維持GDP的成長,且為了取得國際交易的信任,大家採用美元支付,使得原本多數國家可以享有的「鑄幣權」,只有美元在享受,各國外匯存底也有很大部位的美元,「作生意的人,要的只是相對穩定的匯率」,熱錢以美元快速進出,掀起當地貨幣的匯價上下起伏,商業市場無法掌控,國際貿易的穩定性將難以維持。

他認為,防止熱錢快速進出、炒作股匯,最適當的作法是增加炒家的成本,如課徵托賓稅就是應有的對策,外資匯進台灣先收1%的稅,外資再匯出時再繳1%,若是5年以上的長期外國投資,5年分攤下來,業者的成本很低,若外資1個月內快速進出,即會反映稅負成本貴的不得了,所以應該藉此鼓勵長期資本,不歡迎短期資本。

國立中央大學9日舉行余紀忠講座,邀請劉遵義以「經濟全球化下的前景與困境」專題演講,前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擔任與談人。劉遵義表示,雖然全球經濟已經開始全面復甦,增速卻相當疲弱,主要是受制於全球貿易增長緩慢,大陸、美國、印度等大國的貿易總量連年下降,川普政府的反全球化態度讓國際貿易放緩的問題更嚴重。

劉遵義指出,全球化發展數十年來,已產生嬴家及輸家,輸家的部份多是結構型失業者,應由政府負起責任,以再教育方式培訓第二技能,若能好好處理,台灣應從全球化得利者的角度,繼續支持全球化。

活動相關欄位
圖片
主題分類 政治,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