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森林出發,實現低碳世界

•辦理時間:111/8/24(三 ),下午 1:30- 5:45
***(活動請以此與下方議程表為準,網頁上活動資訊欄無法設定正確時間)***
•主辦單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辦理地點:台灣大學社科院 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活動人數:70名(超過人數即關閉報名)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KbVqGR
•聯絡人:劉小姐 (02)2306-5297分機308 yantong@yucc.org.tw
活動資訊
活動日期2022/07/19~ 2022/08/24
活動時間08:30 ~ 17:45
活動內容
***(活動請以此與下方議程表為準,網頁上活動資訊欄無法設定正確時間)***
•主辦單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辦理地點:台灣大學社科院 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活動人數:70名(超過人數即關閉報名)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KbVqGR
•聯絡人:劉小姐 (02)2306-5297分機308 yantong@yucc.org.tw
- 緣起
「氣候變遷」是國際社會長期關注的議題之一,近年來在極端氣候加劇下,更成為攸關永續發展與生物存續的重大挑戰,綜觀「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會議發展與演變,其正朝向成為一個涵蓋所有國家,具普遍性氣候變化的協議而努力。2015巴黎協定通過以來,減碳成為全球共識;甫剛於2021年結束的COP26,也發出「煤炭時代正在結束」的信號,世界各國將透過貿易、外交等手段,合力達成「2050 淨零碳排」的一致目標。
為符合「淨零碳排」理念,歐盟積極啟動氣候防線,並於2021年7月14日正式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計畫,2026年起,規範碳密集型排碳產品若進口到歐盟,包含水泥、鋼鐵、鋁、肥料及電力產品,需向進口國申報其碳排放量,並購買憑證(CBAM Cerificates)才能將產品銷往歐洲市場。
在全球化的市場下,歐盟此一政策公布,無疑讓亞洲其他國家無法置身事外,各國開始積極推動,因應氣候變遷相關的法律與稅制修改。在台灣,蔡英文總統於2021年4月22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臺灣的目標;環保署因此於2021年10月提出「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擬將法案名稱修改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除強化氣候治理與增訂氣候變遷調適專章外,更重要的是訂定出碳費費率,將法律紙本規定走向實際面執行。此一政策轉變,也讓如何提升負碳技術與自然碳匯的議題,走入大眾視野。
我國並非聯合國締約國,然氣候變遷問題全世界皆無法置身事外,國家決策方向是否能達到永續目標並具備競爭力的治理,又該如何接軌國界、協助企業轉型更是挑戰;這之中更仰賴跨部會有效整合,參考國際案例並長遠佈局,以達到對社會之有效溝通、宣導。「2050淨零轉型」不僅攸關國家未來競爭力,牽動環境永續,政府與民間皆需盤點自身量能,全國一起共同努力,在邁向「淨零時代」的道路上,齊心邁進。
- 討論議題及與會來賓
開場:
-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余範英董事長
- 環保署 蔡玲儀處長
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處長,臺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博士,曾任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副局長、環境保護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副處長、環境保護署綜合計畫處副處長等
- 林盛豐 監察委員(引言)
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現為第5 屆監察委員。長年於大學講授建築及區域規劃等課程,曾任 宜蘭縣政顧問、行政院921重建會副執行長及政務委員,參與政府重大建設計畫,並推動地貌改 造運動
- 主題一:地方中央協力,土地有效利用種樹迎向永續
議題緣由
2015年通過巴黎協定,設定本世紀末平均升溫不超過2℃的全球環境目標;但不到十年的時間,根據國際智庫預估,大氣增溫幅度即將超過2℃,因此淨零碳排成為各國須在2050年前前進的目標,否則在極端氣候的影響下,對全球經濟與社會都是嚴重的打擊。在此前提下,國內各部會與地方政府間是否能協力合作,盤點公、私有土地,為未來種出一片永續發展、友善環境的美好森林,成為外界關注焦點,也是2022年能否成為「氣候行動元年」的重要關鍵。
討論議題
- 台灣公、私有土地利用盤點
- 獎勵造林政策實施與規劃
- 農業與森林碳匯、碳權的政策規劃
- 推動本土森林碳權
邀請名單
- 余範英(主持)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任中國時報文化事業集團副董事長、工商時報發行人、中時晚報發行人、時報資訊公司董事長等,美國史丹福大學理學碩士、企管碩士
- 莊老達(主講,農委會)
現任農委會企劃處處長、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執行長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博士
- 賴建信(與談,水利署)
現任水利署長、貝蒙論壇(Belmont Forum)專家委員會(Panel of Experts)委員、中華水資源管理學會理事長
- 林俊成(與談,林業試驗所)
現任林業試驗所研究員兼主任秘書、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 兼任助理、副教授
- 蘇煥智 (與談,中央地方)
律師,成立台灣維新,前台南縣長,施政成果為開發南科特定區、推動都會公園(奇美博物館)設置
- 楊國禎(與談,學者/民間團體)
前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人文科教授,專長學科為植物分類學,植物生態學,本地植物學。曾任台大植物系野外課程老師;林試所標本館負責人;張老師月刊知性之旅帶隊講師;漢聲雜誌社植物顧問
- 主題二:走向淨零碳排,碳匯、碳權與造林撫育
議題緣由
為達成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減碳成為國際顯學,其中透過植物吸收及儲存二氧化碳的「森林碳匯」,是最便宜且最有貢獻的減碳模式,近期成為熱門討論的議題。但由於國家碳匯制度未明,交易平台是否建立也未有定案,要如何深入理解這個,與環境、經濟、永續都密切相關的問題,在環保署所推動之「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送入立院的現今,需要個專家、學者一同釐清,為國家外來理出一條明朗的道路。
討論議題
- 碳匯計算與碳權取得
- 國際經驗借鑑與參考
- 國家碳相關政策的推動與規劃建議
- 造林撫育與山坡地利用挑戰
邀請名單
- 李桃生(主持,前政府官員)
前林務局局長,65年擔任玉里林區管理處技術助理員,歷任技術員、工作站主任、技士、課長、技正、林管處處長、林務局主任秘書、副局長
- 柳婉郁(主講,學者)
中興大學森林系特聘教授/創新產業學院副院長,環保署溫室氣體清冊審議會審議委員、台灣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會理事
- 邱祈榮(與談,學者/民間團體)
臺灣大學森林系副教授、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環保署減量額度審議委員會委員、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理事長
- 黃群修(與談,林務局森林企劃組組長)
辦理林業政策之計畫、森林資源之調查、保育、利用及開發、森林經營計畫之研擬、林業資訊之處理及辦公室自動化等業務
- 李璟泓(與談,環保團體)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生態研究者業餘農夫,畢業於中興大學昆蟲系、生研所,專業灰面鵟鷹觀察者,致力推廣友善農業
余範英(主持)
蔡玲儀(主持)
莊老達
柳婉郁
林俊成
賴建信
- 辦理時間
111/8/24(三),下午1:30-5:45
- 辦理地點
台灣大學社科院 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 議程
時間 |
議程 |
|
13:00-13:30 |
報到 |
|
13:30-13:40 |
開幕 主辦、協辦單位致詞 |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余範英董事長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蔡玲儀處長 |
13:40-14:00 |
引言 |
林盛豐 監察委員 |
14:00-14:10 |
議題一 地方中央協力,土地有效利用種樹迎向永續 |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余範英董事長(主持人) |
14:10-14:30 |
農委會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 莊老達執行長(主講人) |
|
14:30-14:45 |
經濟部水利署 賴建信署長(與談) |
|
14:45-15:00 |
林業試驗所 林俊成研究員兼主任秘書(與談) |
|
15:00-15:15 |
前台南縣長 蘇煥智(與談) |
|
15:15:-15:30 |
前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人文科 楊國禎教授(與談) |
|
15:30-15:40 |
休息時間 |
|
15:40-15:50 |
議題二 走向淨零碳排,碳匯、碳權與造林撫育 |
前林務局局長 李桃生(主持人) |
15:50-16:10 |
中興大學森林系 柳婉郁特聘教授(主講人) |
|
16:10-16:25 |
臺灣大學森林系 邱祈榮副教授(與談) |
|
16:25-16:40 |
林務局森林企劃組 黃群修組長(與談) |
|
16:40-16:55 |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李璟泓理事(與談) |
|
16:55-17:05 |
休息時間 |
|
17:05-17:45 |
綜合討論 |
余範英(主持)、 蔡玲儀(主持)、李桃生(主持)、 莊老達、柳婉郁、林俊成、賴建信 |
17:45~ |
|
活動相關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