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規劃

內政部營建署國土規劃前置作業歷經十三年有餘,於91年起草。目的乃為促進我國永續發展,協助政府機關以永續發展的角度推行國家建設,並考量政策與計畫的各個層面,包括:經濟、土地利用、能源、交通運輸、環境品質、國民健康、資源保育、生物多樣性及文化與社經等議題。

過去透過國土計畫、都會區域計畫引導各部門的中長程公共建設,以便適時適地提供有限資源在利用土地與財政上,以合宜有效的落實國家願景。回顧臺灣地區過去全國性公共建設,大多由單一事業部門需求提出,甚少考量與國土永續發展之關聯及結合,造成公共投資與永續發展脫節。104年已通過之《國土計畫法》,將藉由永續發展關鍵指標與我國(中央與地方)公共建設計畫結合,以符合永續發展目的。

都市計畫土地與國家公園土地之後都會納入國土計畫統籌,成為其中特定的國土功能分區類別,而各自適用都市計畫法或國家公園法。

國家發展目標重點在於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其達成手段之一即為透過實體環境之建設,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且兼顧生態、生活與生產需求的永續環境。針對國情需要,建立適當的中長程公共建設計畫永續發展決策機制,並與預算審查制度結合,將有效的適時提供資金在適當土地執行適當的公共工程,以永續的概念利用國家有限的土地與財政資源,落實國家建設願景。

背景說明

一直以來我們對《國土法》寄予厚望,但它無法成為一切土地爭議的單一解答。《國土法》乃框架式與價值指引的立法,其內涵正等待之後研擬的20項子法規來充實,國土計畫法自民國86年開始,從民國93年正式定名並送立法院,經過6次送件,最後經過朝野協商,於104年12月18日通過。國土計畫的重點,過去是北、中、南、東各有區域計畫,接著就直接下到都市計畫,並未有縣市等級的空間計畫,從大到小的跨距太大。因此修正後的國土計畫納入中央和縣市層級的空間計畫。現在中央正擬定全國國土計畫,尤其是特定區的部分,未來會以附冊的形式附在國土計畫法中,效力等同法律,指導縣市國土計畫。「全國國土計畫」訂下全國土永續利用的管制策略與基本原則後,實質的空間計畫,以及現實中每筆土地所屬功能分區的指認,仍有待各地方政府擬訂的「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與「國土功能分區圖」來落實。這是一套仍充滿變數的架構,後續規劃將影響《國土法》能否引領台灣土地適地適性地發展。

活動照片

  • 國土計畫法後續作為座談會

    國土計畫法後續作為座談會

  •  為國土計畫追蹤算帳座談會

    為國土計畫追蹤算帳座談會

  •  為國土計畫追蹤算帳座談會

    為國土計畫追蹤算帳座談會

  • 國土計畫的漫長等待座談會

    國土計畫的漫長等待座談會

  • 余範英董事長

    余範英董事長

相關文章

全台僅3縣提功能分區圖 政院訂4月1日召集縣市首長討論 施行可能挪後2至3年

因應氣候變遷等災害,《國土計畫法》原訂2025年上路,但多數縣市去年陸續召開公聽會後,引起民眾反彈,擔憂土地使用失去彈性、非都分區無法變更等問題,截至目前,僅花蓮、金門、連江3縣提報「國土功能分區圖」。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將在4月1日召集各縣市首長召開跨部會議,確認是否展延時程,據悉可能挪後2至3年再施行。

 《國土計畫法》原訂2022年上路,...

環境部長薛富盛昨(21)日表示,環境部正研修法規,將加嚴 太陽光電 環評 認定標準,設置達一定面積、或一定設置容量以上就應實施環評,預計6月底預告草案,12月底修正發布。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表示,為配合社宅建置、長照2.0及水資源建設等國家重要政策,協助政府機關依法取用國有不動產,其中,海水淡化已列為水資源多元開發重點工作,行政院核定台南、新竹海水淡化廠計畫為重大公共建設計畫,於2022年7月通過環保署所舉辦環評大會,預計今年興建以促進臺灣水資源韌性發展,但對沿海生態變化與影響仍須持續追蹤。

立法院12月19日三讀通過囤房稅2.0修正草案,預計將在2024年7月實施,並於2025年5月課徵。針對非自住住家房屋改採全國歸戶,稅率調升至2%至4.8%,地方政府皆必須訂定差別稅率,並採全數累進課徵,財政部預估96.8萬戶~135.8萬戶將受調高稅率的影響。

印尼自二○一九年以來結合美國、中國、巴西及香港的跨國企業,為了採鎳已毀壞二點三萬公頃的森林,其中有些特許礦區的森林,生物多樣性極高,是碰不得的。

正當全球興起再生能源之際,台南市的魚塭光電板卻引發毀農爭議。各國推動農電共生方興未艾,也產生許多成功的案例,證明若能詳加規劃,在農業區發展太陽光電亦可達到雙贏的結果,不但能產生可觀的再生能源,也不影響農業運作。

根據《新非都》,經濟部公告為「綠能發展區」的農牧、林業、養殖及國土保安等使用地,在符合「低地力」或「非養殖漁業生產區且多年停養」的條件下,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施」,且不受660平方公尺(約為200坪)的限制,未來農地的光電覆蓋將可達70%、甚至可在農地變更後高達90%。

農委會盤點「低地力土地」,再提供中央籌設「綠能發展區」,但是高雄市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理事長溫仲良認為,低地力農地並不存在,只要農地能夠長出作物,或讓生物生存,就是可被利用的土地,重點在於有無「適地適種」,農民的種植智慧會嘗試克服農地條件限制,找到適合作物。

潘朵拉盒子一打開,農地變更他用壓力更大

溫仲良曾為光電板入侵農地,發起抗議行動。溫仲良曾形容,農地種電的誘因就像「潘朵拉的盒子被打開了」,農地變更他用的壓力更大,對於產值較低的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