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
疫情不趨緩 中央擬放寬隔離政策
編者按:
台灣疫情每日確診人數逼近七萬,專家分析卻尚未得到高峰,在醫療量能瀕臨緊繃狀態下,行政院長蘇貞昌14日同意鬆綁「3+4」居家隔離條件,往打滿三劑的族群採陰即可進行類「0+7」的方向前進。台北市長柯文哲則建議,為確保醫療量能,建議醫院都要開設30%專責病床與急門診。
閱讀全文
兩岸微流行/如何普及 綠氫新挑戰
全球能源革命,氫能重要性日益凸顯。大陸氫能產業發展已實現從○到一的突破,具備生產綠氫(可再生能源製氫)條件。未來如何普及氫能,從「一」到「N」的跨越是下階段的難關。
閱讀全文
趨勢觀察/李宜樺 減碳…從伙食做起
當永續發展成為經營議題,企業該如何從日常營運中推動減碳?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指出,這幾年食品科技的進步,為企業減碳帶來好選擇,從員工伙食的供應去改善,也是推動減碳的方式之一。
閱讀全文
施振榮:領導人應貢獻社會 創造永續
編按:工總日前表示,兩岸關係停滯太久,擔心雙方缺乏應有的理解與對話,建議即使新冠疫情嚴峻,兩岸應先以視訊等方式恢復交流。宏碁榮譽董事長施振榮於2017年12月23日接受《四端紅人會》訪談時就曾表示,兩岸關係是一個機會論,若把台灣鎖起來,這是緣木求魚。
閱讀全文
疫情升溫民怨四起 柯文哲拋「快篩陽就給藥」
編者按:
國內疫情12日上看六萬例確診,截至目前為止,新冠肺炎在台灣累計已奪走近千條寶貴性命。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就主張,若快篩為陽,中央就該快給藥,引發外界討論,新北市長侯友宜就強調,還是先給醫生看過比較好。
閱讀全文
楊金龍:今年GDP恐難保4 全年CPI漲逾2%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針對美國聯準會抗通膨5月再升息2碼,央行總裁楊金龍再次強調台灣不會發生停滯性通膨,台美情況不同,但受俄烏戰爭、疫情加上美國升息等因素,持續衝擊全球經濟,今年經濟成長率「保四」恐有疑慮,升息仍是緊縮的選項之一。
閱讀全文
疫情高峰延後 避免重症學者籲參考他國經驗
編者按: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民眾恐慌使得人流指數降低,何時到達高峰眾說紛紜,專家預估確診可能延後一個禮拜才攀高峰,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降低中重症及死亡率,台大教授陳秀熙就指出,應該參考紐西蘭經驗,避免重蹈覆徹。
閱讀全文
朱淑娟專欄:環境部與淨零碳排的距離
5月5日行政院通過組織調整草案,其中將環保署升格為環境部,而且是原組織升格,跟過去海納多個專業部門的設計相去甚遠。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這樣升格的,這次是得助於蔡總統「2050淨零碳排」的政策。
閱讀全文
楊金龍提書面資料:全球高通膨恐更持久
《經濟日報》報導,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示警,未來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國際原物料價格飆漲、變種病毒引發疫情反覆,以及氣候變遷加劇等四大風險,均可能促使全球高通膨現象更持久,美、英等主要經濟體恐加速緊縮貨幣政策。這些因素均將衝擊全球經濟活動與擴大金融市場波動,增添全球景氣下行風險。
閱讀全文
美國務院移除「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美國國務院最近更新關於美台關係現況,除了將「對台六項保證」納入一中政策、確認台灣是美國印太重要夥伴外,也刪除「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不支持台灣獨立」等字句。大陸反應,美方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中,就台灣問題和一中原則,已作出承諾。美方小動作修改「美台關係事實清單」,搞政治操弄,虛化掏空一中,必將引火焚身。
閱讀全文
半導體產業獨霸 理工人才培育隱憂
編者按:
台灣科技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台積電更站上「護國神山」的巔峰,台灣三大科學園區在2021年產值更上看4兆元。但台灣理工人才培育,除了面對少子化影響外,也因企業捧著高薪競爭下,出現才非所用、壓縮傳產與其他產業、博士研發人員等不足問題,為台灣未來埋下隱憂。
閱讀全文
首波梅雨將至 經濟部要求監測水情防範致災性降雨
今年首波梅雨鋒面將至,經濟部水利署表示,目前中、北部水庫蓄水率約9成以上,已要求各區水資源局及水庫單位每日三查水情,密切瞭解天氣預報變化,細緻調控水量,並掌握劇烈天氣可能帶來的致災性降雨。
閱讀全文
張子敬:大企業用碳費鼓勵減碳 小的不一定用同樣方式
立法院社環委員會今天審查「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減碳工作會「先大後小」實施,大企業要用碳費等手段鼓勵減碳,但小的不一定用同樣方式,會評估各種工具對不同排放源的減碳效果。
閱讀全文
「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 環保團體籲納入低碳蔬食政策
生態、環保團體今(10)日發布聯合聲明表示,甲烷的溫室效應約為二氧化碳的80倍,減少甲烷排放是最快速有效且經濟的減緩措施,有助於控制地球溫度上升不超過1.5度,透過畜牧業減排是不可忽視的淨零排放策略。
閱讀全文
農生中心與畜試所合作 淨零排放為目標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與中央研究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將攜手研究農業碳匯,期能達到淨零排放,為此,雙方特簽署合作備忘錄,並以永續發展淨零排放為目標,利用科學技術探究牧草之碳捕捉和碳固定能力,提升牧草生產的固碳效率。
閱讀全文
「九宮格」匡列新制 罔顧學生權益誰該負責?
編者按:
教育部7日公布新停課標準,取消原「全校1/3或10班以上班級有確診者或密切接觸者,得實施全校暫停實體課程」規定;國高中生確診,匡列周圍「九宮格」座位學生實施防疫假3天,此政策引發強烈反彈。考量國中會考將至,且學生們並未全數受疫苗保護的情況下,此種枉顧受教權與學生安全的方式,非常離譜。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