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聚焦重點產業 回歸基本面
自2月份農曆春節以來中國及香港市場都出現大幅度的修正行情,直至5月下半月開始,不論中國或是香港股市才開始出現回升反彈行情,但過去幾個月,儘管市場擔憂中國會實施貨幣緊縮政策加速市場下跌幅度,外資都呈現買超狀態,尤其近半個月外資買超速度加大。
閱讀全文
G7集體以公報形式挺台、力促台海和平
「七大工業國組織」外長會議在英國舉辦,日前已經落幕並在會後發表聯合公報,內容不但直指中國利用經濟施壓他國,甚至暗批中俄對外推廣獨裁治理體系,企圖破壞國際規則與全球民主價值;值得留意的是,G7首度在公開場合提及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視,這是過去從未出現過的公開聲明,G7外長聯合公報中強烈反對有任何意圖加劇區域緊張及破壞區域穩定的行為,雖然沒有直接點名批評對象,但外界都認為G7所言有意破壞區域穩定的國家就是中國。
閱讀全文
黃齊元》從台積電看台灣全球布局
藍濤亞洲總裁兼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黃齊元於《聯合報》撰文指出,最近歐盟官員與英特爾、台積電及三星代表會談,邀請這些大廠在歐洲建造一座晶圓廠,並準備上百億歐元補貼,開發七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台積電同時宣布以廿八點八七億美元在南京擴建二廠,建置廿八奈米產能;台積電南京一廠以十二及十六奈米製程為主,已開始獲利。
閱讀全文
經濟學人:台灣,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
本期「經濟學人」以台灣雷達圖為封面,左有中共五星旗、右有美國星條旗,並有軍艦、軍機光點,稱這是「地球上最危險地區」,指台海若爆發戰爭將成災難,美、中須極力避免。總統蔡英文表示,雖然中國對台灣的威脅確實存在,但政府絕對有能力來管控各種可能風險,為台灣建立安全的屏障。
閱讀全文
台積南京廠 砸800億 擴建28奈米產能
編按:台積電宣布赴大陸擴建28奈米產能,以因應車用晶片等結構性需求增加,台積電強調,南京廠擴充成熟製程產能,並不是因為台灣缺水缺電。微博資深作者寧南山提出觀點,解析中國晶片發展契機,南寧山認為,晶片產業鏈盡快形成 有利於長期發展。
閱讀全文
拜登派陶德考察 台灣應對似不及格
編按:據社論指出,拜登總統派遣好友前聯邦參議員陶德率「非官方代表團」訪台,同時也派氣候特使柯瑞訪中國,刻意操作兩岸平衡。台灣對陶德等此行認定是因台海緊張,陶德送暖代表美國的善意。陶德訪台後,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立即通知台方,軍售M109A6自走砲給台灣,繼續強化台灣的防務。但台灣一片「美國支持我們」的氣氛下,可能帶給陶德等人「抗中缺乏準備」等印象,表現未必及格。
閱讀全文
中美南海練兵 台應設法降溫
編按:大陸遼寧艦航母編隊及美軍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艦機於11、12日在台灣南部海域密集活動。兩艘航母主艦最近距離約在400至700公里左右,位於雙方航母作戰半徑內。此外,美中台三方戰機在台灣西南空域頻頻較勁,雖說不見得是針對台灣,重要的是,此等惡性循環的軍事對峙不利台海兩岸尋求和解,蔡政府要設法降溫。
閱讀全文
外交部今與美國簽署「台美海巡合作暸解備忘錄」
大陸《海警法》今年2月生效,引起周遭鄰國強烈疑慮。台灣、美國今天將在外交部簽署「台美海巡合作暸解備忘錄」,由外交部長吳釗燮、海委會主委李仲威、海巡署長周美伍及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共同宣布。由於蔡政府上台後,海巡署快速往「第二海軍」方向轉型,加上海委會、海巡署相繼由海軍接掌,軍方色彩愈來愈濃,合作備忘錄似乎讓過去只做不說的軍事合作檯面化,也讓雙方準軍事同盟有了想像空間。
閱讀全文
邱太三:恢復陸商務人士來台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昨天向對岸提出三個呼籲及研議推動的三大工作,並宣布即日起恢復大陸人士來台從事商務履約或跨國企業內部調動的申請。
閱讀全文
陸釋善意 頒農林22條惠台
大陸國台辦等11部委17日聯合公布「農林22條」措施,強調將提供台資企業在土地、金融、參與基建及開拓內銷等方面支持,以及參與城鄉冷鏈與物流等產業,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內投資水產等捕撈作業。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這是推進「十四五」規劃具體舉措,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內容。
閱讀全文
兩會》涉台堅持「一中原則」 涉港澳貫徹「一國兩制」
大陸十三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今日舉行,由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做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的涉台工作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推進和平發展與祖國統一,也說要警惕與遏制台獨。有關涉港澳方面,政府報告指出,要全面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沒有愛國者治港的描述。
閱讀全文
大陸兩會今登場 聚焦重點
綜合媒體報導,大陸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將於今天登場,大陸正式進入「兩會時間」。今年在於「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香港選舉制度改革」、「人口政策問題」、及「國家統一法:涉台議題」值得關注。
閱讀全文
盡快恢復兩岸智財交流
大陸加速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從《民法典》的制定、《刑法》的修正,到發布頂層文件綱領,再到十四五規畫、習近平講話及中央政治局學習文件,反覆強調要落實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
閱讀全文
中國海警艦駛入釣魚臺 與日巡邏船對峙
二月初中國通過《海警法》,16日清晨,中國海警局2艘海警艦駛入釣魚臺附近日本認為是「領海」的區域,在大正島東南偏南約22公里的海上,做出試圖接近一艘日本航行中漁船的動作。日方在漁船周圍部署了巡邏船,確保了漁船的安全。中國學者稱以《海警法》為契機 推進海上執法合作。
閱讀全文
兩岸新一輪供應鏈大戰來了
據《經濟日報》報導整理,2020年結束前一天,經濟部投審會發布兩項許可辦法修正內容,外界多只關注到陸資來台規定更嚴格了,但另一項「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投術合作許可辦法」與「審查原則」,為防範台灣專門技術或智慧財產權可能外流增定新規,威力也不小;修法說明強調,這麼做是為「避免損及我國產業發展」。
閱讀全文
周延鵬:台灣專利佈局如紙老虎
世博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周延鵬日前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指出,台灣因為沒有決心投資人才和技術,多數企業擁有的專利權都是「沒有牙齒的紙老虎」;近30年來的兩岸技術交流,台灣就像被一層層扒光衣服般,未將自己的技術戰略武裝好,也難以從中獲取商業利益。
閱讀全文
支撐中芯國際的台灣力量
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製造(SMIC)啟動了新的經營體制,4名經營高管中有3人來自台灣大型半導體企業。中芯國際計劃借助擁有豐富經驗的台灣人才的力量,在承受美國制裁的情況下提高半導體的技術實力等,推進大陸的半導體國産化。
閱讀全文
台積電計劃向最尖端半導體等投資280億美元
台積電(TSMC)1月14日發佈的2020年10~12月財報顯示,淨利潤同比增長23%,達到1427億台幣,創下季度新高。由於半導體需求迅速擴大,預計2021財年(截至2021年12月)設備投資額將達到創紀錄的280億美元。
閱讀全文
蔡英文與克拉夫特視訊對話 表達盼參與聯合國及WHO
蔡英文總統與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今早在總統府以視訊方式談話,總統府表示,蔡總統與克拉夫特就台灣國際參與、台美深化合作、民主理念共享、教育資源交流等相關議題進行深度對話。蔡總統也表達希望能參與聯合國外,也希望能夠參加聯合國周邊的會議和活動,如世界衛生組織(WHO)。大陸外交部與國台辦對此舉同表反對
閱讀全文
避開追殺 陸半導體自主化以「它」為核心
華為遭到川普政府重點打擊,半導體自主化也成為2020年北京當局大舉動作執行的項目,隨著繪圖晶片(GPU)大廠NVIDIA將以400億美元收購日本軟銀集團手上的矽智財大廠安謀(ARM)股權,雖目前是否能順利過關還有諸多疑慮,但陸企能從美企手上採購的半導體產品與技術愈發困難,RISC-V技術有望成為解決方案。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