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嘉棟
許嘉棟 : 兩岸的國進民退
做任何決策,都必須在多項目標中作適當的取捨。政府在企業經營體制的決定上,所面對的主要即是效率與公平二目標的取捨。各國經驗顯示,公營企業的經營績效普遍低於民營企業,鮮有例外;但是公營企業的利潤可歸全民共享,避免所得分配不均,而且較會配合政府政策、兼顧公益,則是支持公營者的主要立論依據。......
閱讀全文
許嘉棟 : 貿易戰會觸發匯率戰嗎?
由美中兩國所啟動的全球貿易戰正方興未艾,逐漸擴大、升級,其後果可預見必然是美中兩國兩敗俱傷,且全球經濟與貿易一併陪葬。而在全球化下,各國的經濟金融連動,過剩的大量資金跨境快速移動,更使得國際金融面所將受到的衝擊,速度尤快、程度尤大。目前舉世關注的焦點之一,是美中的貿易戰會否觸發匯率戰?
閱讀全文
許嘉棟:台灣何來世代不公平問題?
曾幾何時,台灣的世代公平逐漸成為社會爭論的議題。在早期,注重生態環境保護之人士,認為台灣這代人為了經濟發展,犧牲了下代人的生態環境;憂心政府負債累積過速者,掛慮政府的財政赤字成就了這代人的福祉,但增添了未來世代的納稅負擔......
閱讀全文
前瞻建設首重效益
目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引發的各界爭議,主要集中在各項支出是否具經濟效益、政府舉債支出是否將導致「債留子孫」,以及支出的地區分配是否公平等三大問題上面。第三個問題是屬政治層面之問題......
閱讀全文
勞資抗爭暫歇 市場機制登場
針對勞工休假規定所提出的勞基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先是引發勞資雙方間之爭論,其後演變成資方之不滿、退出協商,以及勞團之抗爭,最終在12月中旬於擾嚷、爭議聲中,完成立法院三讀。
閱讀全文
川普現象的經濟政策意涵
川普於去年6月宣布參選美國總統共和黨提名人。在開始各界並不把他當一回事,不料他的聲勢扶搖直上,越來贏得越多人的支持。由於他的背景(政治素人)、作風(粗俗)、言語(直言無忌)與政策主張(反傳統、反菁英、衝撞現有體制、依直覺提政策)等跟其他參選人或傳統政治領袖明顯有異,但這些特質卻又似乎迎合美國許多選民的喜好,媒體乃將之稱為「川普現象」。
閱讀全文
擴出口不如振內需
進入21世紀以來,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受到多種因素之影響欲振乏力,甚至呈現逐漸走低之趨勢;平均年經濟成長率由1990年代的6.63%,下降至2000-2014年的4.03%。7月底主計總處發布今年第2季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只有0.64%;其中商品及服務之輸出(以下簡稱出口)萎縮1.30%,以致淨出口(出口減進口)對實質GDP成長的貢獻為負值的2.07%;幸賴國內需求實質成長3.03%,對GDP的增長貢獻了2.71%,方使經濟成長率能維持正值的0.64%。
閱讀全文
大陸股市風波之啟示
大陸股市近期的大幅震盪,對大陸股市主管機關及投資人必定起了相當大的震撼作用,讓他們上了寶貴的一課。以上海上證指數為例,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只花1年時間,指數即上漲了約1.6倍;但在緊接著的一個月(至7月8日),卻一路慘跌幾達三分之一。在驚嚇之餘,迄7月8日止,有超過一半的上海、深圳兩市股票,申請停牌(暫停交易)以避跌。
閱讀全文
全球經濟金融的連動與挑戰
自從1980年代起,隨著商品與服務貿易自由化、跨國直接投資、勞動與資金跨境移動,以及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之推動,再加上金磚四國、東歐諸國與越南等新興經濟體走向市場經濟與開放,融入世界經貿體系,使得世界各國間的商品、服務、投資、勞動與資金往來越來越自由,而且越來越熱絡。這就是經濟金融的「全球化」。
閱讀全文
金融全球化之衝擊與省思
近二、三十年來,世界各國間的貿易、投資、資金與人員往來越來越密切,形成全球化的浪潮,將各國經濟予以整合在一起。全球化雖然予世人帶來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經濟成長加速的果實,但其在惡化所得分配、加深競爭壓力、破壞環境生態、不公平競爭衍生剝削現象等方面產生的爭議,亦激起了各地的反全球化運動。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