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三中 中國模式轉骨敲門磚?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後落幕,此次會議不但是習近平上台後最重要的大戲,清楚勾勒了未來九年執政的輪廓,還被譽為鄧小平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最重要的經濟改革會議,意義重大。
閱讀全文
吳敬璉:總體改革與先期準備
根據“問題導向”原則,對于現有體制在哪些方面需要進行改革,社會上已經取得基本共識。然而,目前面臨的體制性問題很多,需要進行的改革千頭萬緒,決不能事無巨細,四面出擊。這樣,就必須通過認真研究篩選出一組相互關係密切、又具有關鍵性的改革項目,形成所謂“最小一攬子”的總體改革方案。
閱讀全文
以一國兩區框架落實政治協商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首屆兩岸和平論壇指出,兩岸不能只經不政;在陸委會主委和國台辦主任於峇里島APEC互稱職銜後,張志軍突出上述觀點,特別引人注目,大陸方面似乎正在加大兩岸政治談判及定位的力道。
閱讀全文
李克強2013年夏季達沃斯開幕演講實錄
七年前,世界經濟論壇從瑞士的高山之巔來到了中國的渤海之濱,當時我正在遼寧工作,親身經歷了夏季年會的創辦工作。從2008年9月至今,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已整整五年。目前,世界經濟形勢仍然是錯綜復雜,有些發達經濟體剛出現一些好的跡象,而一些新興經濟體又面臨著下行等諸多壓力。
閱讀全文
林毅夫駁“看衰中國論”
世界銀行(World Bank)前首席經濟學家、中國政府資深顧問林毅夫(Justin Lin)批評了經濟學家和投資者普遍看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前景的悲觀情緒,並預計未來20年中國經濟增速將保持在7.5%至8%之間。
閱讀全文
吳敬璉:今年應明確提出改革路線圖時間表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去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3年的要求是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今年要做的事情就是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規劃,明確提出改革的總體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
閱讀全文
專訪吳敬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即是經濟改革的頂層設計
中國崛起的另一面,還有全球化的衝擊。這中間最為學者所憂心的議題,一個是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另一個則是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前者的挑戰在於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一直沒能真“為什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會成為未來發展的主線?”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因為現有的增長模式的弊端凸顯,造成資源枯竭、環境破壞、腐敗蔓延、貧富分化、貨幣超發和流動性氾濫等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
閱讀全文